-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壳的厚度,仅仅在指示颗粒处于上述作用的时间长短方面,才是重要的。在所有的颗粒
类型上,甚至在石英颗粒上,都可形成踊状外壳。但是,在含有大量石英的岩石中,踊粒却
是较不常见的。‘这说明,即使有新的文石踊状外壳形成了,也可以被石英的磨蚀作用破坏
掉。
三、豆 i·1 ‘粒
以前都把豆粒 (pisolith) 当作大的踊粒。但是,愈来愈多的资料证明,大多数(即使不
是全部〉的豆粒是在成岩作用阶段生成的,是在渗流带中生成的。有的豆粒还可从其生成
的沉积物或岩石中分离出来,并在新的沉积物中再沉积下来。参考第十三章。
四、球粒和似球粒
在现代沉积物和古代碳酸盐岩中,球粒 (pellet) 都是很常见的。球粒呈卵形,其直径
通常为 100-30 微米〈即 0.1-0.03 毫米),表面光滑,主要由微晶碳酸盐组成。球粒不具
内部构造,但可以含有很小的骨略碎屑。球粒很像磨圆的碳酸盐泥的小集合体;确实,许
多球粒正是这样。现在有这种趋势,即把球粒这一术语仅限于食把生物的粪球粒。在巴
哈马台地的现代沉积中,多毛类蠕虫、腹足类极小滩栖螺 (Batillaria minima) 以及一些甲
壳纲节股动物,形成了惊人数量的粪球粒。由于生物可以在原地的碳酸盐泥中产生出粪
球粒,所以沉积物中的球粒的大小显然不能当作水流能量的度量标志。只有在球粒被水流
搬运过时,它的大小才有水动力学意义。许多现代的球粒都是弱固结的和易破碎的集合
体,它们仅由有机质粘结起来,在显微镜下用针尖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弄破。在古代的碳
酸盐泥岩中,大部分球粒的轮廓都模糊了。这可能表示这些碳酸盐泥曾被生物多次地改
造过。但是,在现代沉积物和古代岩石中存在的轮廓清楚的球粒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到
底这些球粒是怎么石化的呢?现在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在现代沉积物和古代岩石中,有一种与球粒很相似的质点,我们把它称作似球拉
(Pelletoid) 。似球粒的成因与球粒完全不同,它是其他质点如骨路颗粒或踊粒经重结晶作
用而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原来颗粒的内部构造的残余还可以看出来;这一现象可以证
明它的成因。当然,重结晶作用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原来的质点的内部构造完全消失,从
而变为均一的微晶碳酸盐物质;这时似球粒就不能与粪球粒相区别了(图 12-6) 。
五、藻类增长颗粒
原始的蓝绿藻和其他生物可以作为生长的表面,从而生成一种碳酸盐砂,即藻类增长
颗粒 (algal accretionary gra叫或藻类加积颗粒〉。藻类很像捕蝇纸的粘着表面一样,捕
获住细粒的碳酸盐沉积物。藻的构造很少保存,即使保存,也是被不规则的、皱纹状的、有
时还是不连续的碳酸盐沉积物薄层包围着。这些层通常是不连续的,因为沉积物不能在
原来质点的底部生长,除非该质点在形成这种层壳的过程中是处于运动状态的。这种藻
类增长颗粒通常称作藻灰结核(oncolite)*。大的藻灰结核(直径达3 英寸〉也曾发现过,
有时称作藻饼 (algal bis~uit)。这种颗粒在成因上与藻叠层石很相似。
• ~草灰结核n (oncolite),亦有称作核形石的。一一译者
• 301 •
解生成的,常部分地充填着一种内部的沉积物。这种沉积物通常由粉剧,、级的方解石晶体
组成。较大的质点则不常见,保存完好的微体化石也不存在。最重要的是这些粉砂位于
早期的晶簇状方解石肢结物的顶部(见第四节),故其生成时间比晶簇状胶结物晚。另外,
孔洞中沉积粉砂的存在当然也说明它的生成时间晚于溶解成因的孔洞。 由于这种粉砂
是在岩石的孔洞中沉积的,并且还具有显微交错纹理,所以就认为这种粉砂是具有较高速
度的水流沉积而成的,其速度可能超过 40 厘米/秒。这种水流速度,在充满了水的岩石孔
隙中是很少见的。邓哈姆(1969)在新墨西哥州汤山碳酸盐丘的研究工作中,曾注意到,从
地表通过渗透带向地下水面流动的水,有相当高的速度。所以可以认为,这种粉砂是通过
渗透带向下流通的水而堆积在岩石的孔隙中的。这一结论对于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历史的
解释,特别是对于出露地表以及在此出露地表阶段所发生的成岩变化的认识,是很重要
的。
在碳酸盐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平底、参差状顶、通常呈带状分布的、位于似丘状碳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怎样选购冰箱.doc VIP
- 202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查房.ppt VIP
- 魏晋玄学课件.ppt VIP
- 2020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共4课)(2020新版).pdf
- 2024年包头市九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1年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业本提优-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 (含答案)(苏教版).docx VIP
- 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上岗资格考试题B卷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