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世说新语三则》课件3.pptVIP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世说新语三则》课件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旁李树》 王戎,他 7岁时和许多小朋友(一道)游玩。(他们)看到道路旁边(一棵)李树上长着许多果实,(几乎)压断枝条了。许多小朋友争着跑去采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路旁边有许多果子,这一定是苦李。”(有人)采摘李子(一尝),的确这样。 参考译文 质疑: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就知道这一定是苦李? 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甘甜,早被人摘光了。 其他小孩大人为什么没有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王戎年纪虽小,但面对眼前看到的场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刘义庆 裈 kūn 襦 rú 熨斗 yùn dǒu 著zhuó 襦rú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 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 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 母问其故, 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小组内部朗读,看看发现什么问题,不懂的提出来。 酷 止 得 襦 自 成 之 且 著 寻 既 故 须 甚 异 之 知 为 国器 《复裈》 韩康伯几岁时,他家十分贫穷,到了“大寒”很冷的时候,只得到(一件)短袄(穿上),(这还是)他母亲殷夫人亲自缝成的, (他母亲)叫韩康伯拿着熨斗,对韩康伯说:“(你)暂且先穿上短袄,过一些日子我再给你做件夹裤。” 康伯说:“(有短袄)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夹裤。”母亲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回答:“炭火在熨斗中,连带手柄(熨斗的把子)也热了,现在我已穿上短袄,连带下身也应当暖和了,所以不需夹裤了。” 母亲对他的回答感到很惊奇,认为(他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 * * * * * 《世说新语》三则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整体感悟 阅读三篇短文,概述短文的内容。 《咏雪》叙述东晋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谢氏家族浓厚的文化氛围,赞扬古代才女谢道韫的机智。 《道旁李树》通过王戎对道旁李树(采摘很方便)“多子”(果实多)而无人采摘这一情况的正确判断与推理,赞扬王戎年少聪明,善于开动脑筋,性格沉稳。 《复裈》通过记叙韩康伯小时婉拒母亲在生活艰难中再给他做夹裤的事,赞扬了韩康伯从小便懂得体谅家人美德;又能即兴用比喻说事,表现他的智慧过人。 文章脉络 通过阅读理清三篇短文的结构、脉络。 《咏雪》可分三层。 第一层(首句):简洁交代“咏雪”的背景(共15字,涵盖了时、地、人、事)。 第二层(中间):写主要事件——咏雪。主讲人(谢太傅)出题考听众。 第三层(尾句):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美道韫的才气。 《道旁李树》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唯戎不动”):小王戎和众小儿在游玩中发现道旁李树果实茂盛时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写王戎)。 第二层(“人间之”……末尾“取之信然”):事实证明王戎的推测(推理)是正确的。(王戎的答话中有逻辑推理的运用)。 《复裈》可分两层。 第一层(“韩康伯……故不须耳”,即前面4行):写韩康伯小时家庭十分穷困,母亲做成短袄给他,打算再给他做夹裤时,他体谅家庭和母亲婉言谢绝了。 第二层(最后一句):他母亲对这一点表示惊异,认为他是未来的栋梁之材。 文本探究 1.《咏雪》一文中,“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兄子胡儿用“撤盐空中差可拟”来形容白雪纷纷的情景,有什么不恰当? 2.《道旁李树》中,“唯戎不动”的原因是什么?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王戎的什么性格特点? 3.《复裈》中,韩母认为儿子韩康柏“异”的原因是什么? 写作方法 体会《世说新语三则》的写作手法 《咏雪》交代事情的背景只用开头一句话,短短15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道旁李树》简洁地交代背景,运用对话描写来表现七岁的王戎善于推测事理和沉着聪明。 《复裈》母子的对话简洁。 《世说新语》是一

文档评论(0)

LiEnLoVe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