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方式
【知识与技能目标】
赏析人物形象:王熙凤。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直观演示和归纳法分析王熙凤性格,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
2.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王熙凤的人际交往方式,达成“情感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物的赏析,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对人物的赏析,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难点是正确认识王熙凤的人际交往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林黛玉进贾府》写了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虽是节选但主要人物形象已得到鲜明的体现。
《红楼梦》全书所写的人物共525人,而这么多人物又不是千人一面,作者对众多人物的描写方式多种多样,绝不雷同。王昆仑先生曾在《红楼梦人物论》中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可见王熙凤的与众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个让后人恨也不能爱也不能的女人。
二、赏析
活动一:学生朗读文中有关王熙凤出场的文字。
思考:林黛玉进入贾府与外祖母见面,贾府上下众人都跟随着贾母悲喜。这时,她听到了怎样的与氛围不合的话语?她听出了什么?你听出了什么?
活动二:分组讨论并选出一个代表发言,教师加以修正补充。
明确:“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就是凤姐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林黛玉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良好的文化修养,让她听出了此语中的“放诞无礼”,觉得与贾府等级分明的礼仪不符,与当时“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气氛极不协调。(张扬泼辣的性格)
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孙媳妇,按常规来说是没有什么特别地位的,她敢这么张狂、无礼、不守规范,可见其在贾府有非同寻常的地位。这也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出场。“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此语分明表明“我”在这个家具有重要地位、特别地位,迎接远客应有“我”的重头戏。同时,凤姐也在借这句话来讨好林黛玉――通过讨好林妹妹来迎合贾母,林妹妹可是贾母的心肝儿外孙女。(特殊的地位身份)
活动三:学生朗读文中有关王熙凤的肖像描写。
思考:凤姐进门后,黛玉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凤姐?她看出了什么?
活动四:分组讨论并选出一个代表发言,教师加以修正补充。
1.多媒体显示:简介清代服饰审美知识
在中国传统中,服装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而促使服装发挥它的政治功能,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服色有两大功能:一是区别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处的场合。原则上是地位愈高的人,可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
贾府是18世纪中叶的世家大族,贾府中服饰的华丽、高贵、富丽堂皇都在暗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命运。在当时黄红绿青等颜色是高贵的颜色,只有皇亲贵族才可以穿这些颜色的服饰,一般百姓不能乱穿此类衣服。在那个时代,服饰不仅是美丽的需要,更是身份的象征。因此,不爱脂粉喜欢素雅服饰的薛宝钗在贾母眼里才“看着不像”,即是不像样,没品味,没身份。
2.学生代表发言
3.教者明确
(1)凤姐服饰:凤姐身上大红大绿大黄的色彩,金银珠宝的修饰,可让我们看出其日常生活中的奢侈豪华,让我们体会到贾府的“奢”味。凤姐的服饰表现了她在贾府中的得势,深得贾母的喜爱。同时,以这身服饰来见初来乍到的黛玉,又何尝不是为了在黛玉面前表现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呢?
(2)凤姐容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黛玉看到的凤姐。丹凤眼、柳叶眉,这是绝代美人的标志,凤姐应是一美丽少妇。可是三角眼的奸诈,吊梢眉的刁钻,“粉面含春威不露”给人不怒自威之感,“丹唇未启笑先闻”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善于逢迎、虚伪的凤姐。
活动五:学生朗读文中有关王熙凤的言行描写。
思考:凤姐见到黛玉对黛玉称赞有加,请你从林妹妹的角度想想,她听后作何感想?你又听出了什么?
活动六:分组讨论并选出一个代表发言,教师加以修正补充。
明确:1.凤姐称赞黛玉:“标致的人物”“通身的气派”。不过黛玉听来未必如此,凤姐的话无意中提醒了黛玉,她是“老祖宗的外孙女”,不是“嫡系的孙女”,母亲“去世了”,自己孤苦无依,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同时,凤姐这话明里是赞黛玉,拉近距离,其实是说给“老祖宗”听的:谁有幸做老祖宗的“孙女”,那便是谁的无上荣耀。这显然是在逢迎、讨好老祖宗。而且,凤姐这话又是说给贾氏三姐妹听的:你们可是老祖宗的嫡孙女。从凤姐的三言两语中,我们更可初步感知到她“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