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A区块早期注水油层保护试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田A区块早期注水油层保护试验   摘要:分析了油层特性及造成油层污染的原因,研究一种能够减少油层污染和所需大量的二次压裂费的油层保护方法。结果表明,在采油过程中采用化学清蜡降粘,禁止热水洗井等方法,通过从钻井、射孔、压裂、投产过程中对油层的保护,可保证油井有较高生产能力。   关键词:油层保护,早期注水,恢复产量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油层特征   (1)储层裂缝发育呈明显的方向性。A油田在储层中发育有大量的微细层理缝、层面缝,在37口井的870m岩心中发现有113条构造缝。分布密度达0.13条/m。通过从构造断层与裂缝的生成关系理论分析,主要裂缝的分布方向为东西向,即NE85。。分析表明,储层裂缝在通常情况下是闭合的。压裂人工缝的形态以垂直裂缝为主,压裂裂缝方位与构造缝的东西方向基本一致。在300×300m井距井网条件下,可以控制裂缝。   (2)渗透率低。由于储层物性差,油层致密,渗透率低,空气渗透率一般在5~30×10-3μm2,平均为12.2×10-3μm2,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为0.5×10-3μm2,有效孔隙度在14.77%~17.77%,平均为17.7%,属特低渗透率性油田。   (3)导压能力低。原油粘度高,粘度在17.1~29.9MPa.S之间,平面为23.16MPa.S。凝固点33~39℃,平均36.3℃,析蜡温度43-48℃,平均为45.5℃。由于油层致密,原油粘度高,油水井间压力梯度变化大,储层导流能力差,数值模拟分析得出采油井近井地带10m范围内压力梯度变化大,压力梯从1.89MPa/m变化到0.18MPa/m。   (4)作业油层易受污染。A油田扶余油层胶结物以泥质为主,含量为14.5%,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绿泥石混合层占40.7%,甚至高达60-70%。室内实验表明,油层水敏性属中一强水敏,发生水敏的主要原因是粘土矿物的分散运移及其遇水膨胀。从78口油井压力恢复曲线地层参数变化看,有30口井近井地带的渗透率小于油层深部渗透率,平均近井地带渗透率为23.8×10-3μm2,油层深部渗透率为33.7×10-3μm2,完善系数为1.2,分析表明,储层有污染特征,且部分油井由于污染有变坏的趋势。油层的渗透率呈降低的趋势,平均井底附近渗透率下降15.2×10-3μm2,油层深部渗透率下降4.9×10-3μm2,说明油井近井地带渗透率下降较油层深部要大,即井底附近的伤害程度远大于油层深部的伤害,完善系数也由-0.7到-0.4,变化值为0.3。可见A油田油层在采油过程中污染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2早期注水保护油层   针对A油田原始地层压力低,地饱压差小,油层物性差,原油物性差,压力传导慢,油层在开发过程中易受污 染等特点,在A区从钻井到投产的全过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1投产前期的油层保护   (1)钻井过程中严格要求泥浆比重,将泥浆比重控制在1.15之内,防止泥浆比重过大,滤液侵入油层孔隙,因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不同而产生电化学不平衡,引起地层中粘土矿物膨胀或分散运移,从而堵塞油层。泥浆滤液的微细颗粒浸入油层并附着在岩石孔道表面,造成岩层渗透率下降。   (2)射孔全部采用负压射孔。由于射孔弹头的压实作用,弹头击碎油层岩屑及泥质胶结物使油层渗透率下降,采用负压射孔能够及时地将岩屑及泥质胶结物排出。   (3)油井压裂液中加入3%的聚季胺保护剂,并进行压裂液的及时返排。   (4)缩短从压裂到投产的时间。A油田目前生产的大部分油井,射孔压裂早,投产晚,压裂至投产周期长达3~6个月,不能及时排液造成对油层的伤害。岩心伤害试验表明,岩心经水浸泡1d后,平均渗透率从139.0×10-3μm2下降到20.0×10-3μm2,下降4.96倍,下降幅度85.6%。浸泡30d后则下降到11.4×10-3μm2,下降12倍以上,下降幅度91.8%。对比地质条件相近的四个区块,压裂后及时投产的井初期采油强度相对较高。A区压后及时投产,初期采油强度达到0.69t/d.m。A断块13口井投产距压裂4―5个月,采油强度0.50t/d.m,说明投产距压裂时间越长,其采油强度越低。   2.2水敏试验   (1)水敏实验。A油田自然产能很低,油井必须经过压裂后才投产。压裂液为水基压裂液,其主要成分是田菁胶,平均每口井压裂液注入量100m3左右,气举可排出15-30%。有70%以上的压裂液留在油层中,浸泡油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压裂中加入保护剂可有效的预防油层渗透率下降。2000年各用两块岩样作了聚季胺水、氯化钾水。用三块岩样作了A联过滤水和原水的水敏实验曲线,以注入水相当于岩样孔隙体积倍数为横轴,以比渗透率(kw/ko )为纵轴,得到四种注入水的水敏曲线,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