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土地利用德国风景规划及体系研究
基于土地利用德国风景规划及体系研究
摘要:“风景规划”是2009年通过的《全球风景公约》中提到的一个宽泛但富含深意的概念,指出风景规划是一项建议或行为决策的过程,包括对风景的管理、提升、保护或恢复4大功能。德国在进行风景规划方面有一定的历史并形成了技术体系,对德国风景规划起源和发展、规划体系以及风景规划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德国的风景规划核心内容均是针对土地利用方式的规划和决策行为的完善,并以此为切入点将中德两国的风景规划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希望风景规划在我国现有规划体系内能找准定位,融入现行的规划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风景规划;规划体系;土地利用;空间规划;全球风景公约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3-0060-04
收稿日期:2016-08-23
修回日期:2017-03-06
Abstract: Landscape planning is a broad and meaningful concept mentioned in 2009 by the global landscape convention, it pointed out that landscape planning is a process of proactive tip or action decisions. It contains four functions for managing, improving, protecting or restoring the scenery. Germany has rich history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advanced technical system. In this study, detail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has been made about the respectiv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lanning of Germany.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core content of landscape planning of these countries is the distribution and perfecting the way of using land. This study took land us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compare and analyze related content of landscape planning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Planning system; Land use; Spatial planning; Global landscape convention
1概念?义
1.1风景与风景规划
IFLA世界理事会于2009年10月通过了《全球风景公约》(Global Landscape Convention,以下简称《公约》)[1],这标志着针对土地的风景规划等相关行为已经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的关注与支持。《公约》中关于风景规划有两个关键的定义,其一是“风景”,具体含义指“土地、包括海域在内的水系统的总称,这些内容的风貌是由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发挥作用而形成的”,该定义前半句指出,风景的本质特征是其自然属性,后半句指出风景是自然与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在表达其社会属性。其二是“风景规划”,具体“内容包括管理、提升、保护或恢复风景,并以此为目标制定有意义、有指导性的建议和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了风景规划的四项基本任务:管理风景、提升风景、保护风景、恢复风景,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构成了规划的基本内涵[2]。
1.2风景规划的内涵
在不考虑海域的情况下,现阶段风景规划的主要对象仍然是具有实体性的土地或土地上的地物,也包括陆地上的自然水系。其核心思路在于关注土地(或土地上的地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加以融合,其结果更注重于如何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这一点与土地利用规划所强调的“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城市规划关注的“基于土地的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有所不同,风景规划更加强调结合自然的以人为本,具体的方式方法包括营造令人舒适、愉悦的开放空间,对历史遗产或街区提供保护或恢复性的指导建议,构建便利通畅的风景游憩系统等等。
2研究背景
2.1对美好环境的诉求引发全人类对风景规划的关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