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视角扬州水旅游开发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多重视角扬州水旅游开发探讨

基于多重视角扬州水旅游开发探讨   摘要:水旅游是扬州旅游的生命线,扬州水旅游开发要加强空间整合,促进城乡水系旅游一体化发展。在开发扬州运河旅游的进程中要注重生态、遗产和旅游复合廊道建设;提出扬州水旅游系统开发框架,提升水景观赏品质,构建环城水上旅游系统,健全水旅游的硬件设施系统,完善水旅游的经营管理体系,以期促进扬州水旅游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旅游开发;水旅游;空间整合;运河旅游廊道;扬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9)06―0048―06      一、背景      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从水利水电、水产水运、给水排水向水景观、水文化、水旅游的认识过程,水资源舒适性生态服务功能日益突出,水的休闲旅游功能开发受到广泛关注。游山玩水是人类休闲的主旨,水旅游是森林旅游之外人类亲近自然的又一旅游热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休闲生活质量提高,生态性、文化性和休闲性成为滨水旅游城市开发水旅游资源的宗旨。以水系充沛的长三角地区为例,亲水旅游是长三角城市旅游的热点,城市水旅游涵盖了滨水带旅游、水上巴士、特色游船、水上乐园、水上娱乐城、水上运动、水上观光游等多种形式。吴志强等从水旅游的性质将水旅游产品分为6类:水仿真、水游船、水运动、水保健、水节会、水特种旅游等。   水系是扬州城市旅游的生命线,扬州城市旅游离不开扬州水城的精致、灵性和文化底蕴。扬州水文化表现为运河文化、诗词歌赋文化、园林文化、治水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桥梁文化等多种形态。扬州旅游要在充分展现水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以运河为轴加强城乡水域旅游开发的空间整合,开发水岸互动的多元化多层次水旅游产品体系,由此将会促进扬州旅游跨越式的大发展。      二、扬州水旅游开发的空间整合模式      昔日的扬州,位居中国水运枢纽位置,曾是最繁荣的商业城市。“州界多水,水扬波”,扬州城市因水而得名,旅游因水而增色。在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扬州处于“工”字形构架的中心点位置,在长三角黄金旅游带、长江沿岸旅游带、淮河流域旅游带和大运河旅游带中均具有独特的地位,水旅游是扬州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   索有“水上都会”之誉称的扬州,江、河、湖、汊密布成网,东为淮河入江水道,南临长江,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廖家沟等呈南北向以“川”字纵贯扬州城区。京杭大运河将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南北串联汇入长江,形成“湖―河―江”融汇贯通的市域整体水系格局。扬州城市建成区河网密集,内城河水系与瘦西湖水系以及周边大尺度水体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水系并连接着扬州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   在考虑扬州水系地理空间特征和协同城乡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扬州水旅游开发宜遵循“核一团一轴一扇一环”的空间整合模式(见图1),是以水生态水景观为主并辅以花木绿地的生态旅游空间。   “核”:即以扬州城区“两古一湖”(古城、古运河、蜀冈一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主板块,以展示扬州古城遗址、古运河风光、园林风貌为主题,充分挖掘、整合提升古城、古运河和蜀冈一瘦西湖风景区名胜资源,精心打造旅游精品名品;“团”:即以东片(以茱萸湾―凤凰岛―湾头古镇―江都花木为主)生态休闲度假区,南片(以润扬森林公园、沿江生态林和瓜洲古渡为主)滨江风情休闲度假区,西片仪征山林运动休闲度假区和北片高宝邵伯湖湿地休闲度假区为四个组团旅游空间;“轴”主要指南北走向的三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一河(运河)水乡旅游轴和东西走向的沿江旅游轴,两轴成“T”字型,交汇于“瓜洲古渡――润扬森林公园”旅游空间;“扇”主要指扬州城区东西两翼(江都和仪征)有望形成两大扇形旅游空间;“环”是扬州未来旅游空间的构想,随着交通改善和休闲时间增加,城市郊区旅游与城市周边旅游和短线区域旅游重合,在“一核两扇”、沿江旅游轴以及邵伯湖旅游区等旅游空间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形成辐射南京、镇江、泰州等周边城市,以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水乡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等为主的环城游憩带(ReBAM)。      三、扬州运河旅游复合廊道开发模式      运河旅游是扬州水旅游空间的主轴和市域旅游资源整合的载体。扬州运河是以保护为主的旅游资源,它所依托的是公共资源,具有完整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其文化和生态价值往往超过经济价值,如何找准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功能相交融合的支撑点,是扬州水旅游开发的重要课题。   京杭运河源于扬州邗沟,吴王夫差将北上伐齐,于公元前486年,从邗城下挖沟,引江水经茱萸湾北上,在武广湖(今邵伯湖)、陆阳湖(今渌洋湖)之间,下注樊良湖(今高邮湖),折而东北入博支、射阳二湖,出湖西北至末口(今淮安)入淮河,沟通江淮,史称邗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