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世界上古史总论第二讲世界上古史研究与其方法.ppt

第一讲世界上古史总论第二讲世界上古史研究与其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世界上古史总论第二讲世界上古史研究与其方法

第一讲 世界上古史总论 第二讲 世界上古史研究及其方法 黄洋 Huangyang@pku.edu.cn 第一讲 世界上古史总论 世界史的框架 基于欧洲历史的框架:古代(ancient)、中世纪(Medieval)、现代(Modern) 中国学者通常用上古、中古(或中世纪)、近代、现代 上古史分期 文明兴起至西罗马帝国灭亡(约公元前3500年至476年) 文明的定义 文明是一个具有强大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巨大文化环境体系。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身份与价值认同无不受到我们文明体系的制约;从大处而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都依赖于文明。我们倾向于认为文明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而较少认识到,作为人类自己建构的体系,文明也是十分脆弱的,既有兴起与鼎盛,同样也有衰落、甚至毁灭的危险。历史研究、尤其是世界上古史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乃是探讨文明的兴起、其存在的形态、发展与演变、以及衰落的原因。 文明的要素 英文(法文)的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civis(公民/市民),同城市相联系 澳大利亚史前史专家柴尔德在1936年提出文明十要素说(Gordon Childe, Man Makes Himself, 1936,即《远古文化史》)。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归纳出文明通常应该具有的七要素: 1、较大规模的定居点; 2、劳动力的分工与专门化; 3、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集中; 4、社会分层和阶级的形成; 5、国家组织的出现; 6、大型公共建筑的出现; 7、文字的使用。 以此而论,文明最早兴起于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位于现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0—3300年之间。其后在埃及、印度、希腊、中国和中美洲,文明相继兴起,形成古代文明的中心地区。 古代文明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公元前3300年以前 古代埃及,公元前3100年以前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2500/2250年-1800年; 雅利安文明,公元前1500年以后,吠陀经 古代中国,公元前1750年左右 古代希腊 米诺斯文明盛期,公元前2000-1470年,线形文字A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50-1200年,线形文字B 古代美洲,公元前1200年以前 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原为基督教发展出来的纪年体系。基督徒以耶稣诞生为界划分世界历史,此前从基督前1年向前推算(英文缩写为1BC),此后则从主之1年(英文缩写为AD1)向后推算。这套纪年体系后来为历史学家所通用,称为公元纪年,纪年方式相应地改为公元前和公元。近年来学术界开始通行BCE和CE 文明之前: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50亿年前 “大爆炸”,宇宙形成 45亿年前 地球形成 36亿年前 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出现 5.43亿年前 动物出现 5.1亿年前 脊椎动物出现 4.25亿年前 植物和动物开始占领陆地 2.35亿年前 恐龙出现 2.2亿年前 哺乳动物 1.5亿年前 鸟类 6500万年前 恐龙灭绝,灵长目动物 2300万年前 类人猿 1000万年以内 南方古猿 500万年前 人科动物(hominids) 300多万年前 能人(homo habilis) 180万年前 直立人(homo erectus) 40万年前 智人(homo sapiens) 10-20万年前 现代人 最早的脚印 三百六十万年前 农业革命—文明兴起的动因 10000—6000BC,西亚率先产生农业,种植小麦、大麦和豆类植物;驯化狗、绵羊、山羊,稍晚又驯化牛和猪。埃及稍晚。 7000—5000BC,中国的黄河流域,种植黍(shu)和小米,后来小麦和大麦从西亚传入。 7000BC开始,长江流域、东南亚开始种植大米。狗、猪的驯养较早,牛、羊和山羊则出现较晚。 3000BC,美洲,玉米(墨西哥)、土豆(玻利维亚或秘鲁)、南瓜、大豆、向日葵、甘薯、蕃茄和可可。棉花。 “轴心时代”理论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在《历史的起源和目的》(1949)中提出此说 乔达摩·悉达多(died 411-400 BCE) 孔子(Confucius, 551-479 BCE) 苏格拉底(Socrates, 469-399 BCE)、柏拉图(Plato) 琐罗亚斯德(Zoroaster, c. 600 BCE?) 以色列早期的伟大先知(Elijiah, Isaiah, Jeremiah) The Axial Age 创立宗教和思想体系,“同时而又各自独立地打下了人类的精神基础”,成为各自文明赖以发展的核心,其传统延续数千年。“这是今日人类依然存在于其上的基础”。 孔子、苏格拉底和乔达摩·悉达多为“典范人格”。 “两个伟大帝国时代之间的间歇,短暂的自由时代,引发出了最为光辉的意识。”游学大师 由此历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