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 1.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 2.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 3.秦汉时期------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4.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5.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7.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二、中国历史朝代沿革 三、中国古代政权更迭 奴 隶 社 会 朝代 发展阶段 起迄时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都城 夏朝 建立 前2070--- 前1600年 禹 桀 阳城 商朝 发展 前1600---前1046年 汤 商纣王 殷 西周 强盛 前1046---前771年 周武王 周幽王 镐 春秋 瓦解 前770--- 前476年 周平王 洛邑 三、中国古代政权更迭 封 建 社 会 朝代 建立者 起迄时间 都城 战国 秦朝 嬴政 前221---前207年 咸阳 西汉 刘邦 前202---9年 长安(西安) 东汉 刘秀 25---220年 洛阳 西晋 司马炎 266---316年 洛阳 东晋 司马睿 317---420年 建康(南京) 隋朝 杨坚 581---618年 长安(西安) 三、中国古代政权更迭 封 建 社 会 朝代 建立者 起迄时间 都城 唐朝 李渊 618---907年 长安(西安) 北宋 赵匡胤 960---1127年 东京(开封) 南宋 赵构 1127---1276年 临安(杭州) 元朝 忽必烈 1271---1368年 大都(北京) 明朝 朱元璋 1368---1644年 南京 北京 清朝 皇太极 1636---1912年 盛京 北京 古代盛世 文景之治(西汉) 贞观之治(唐朝) 开元盛世(唐朝) 康乾盛世(清朝) 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情况 具 体 措 施 战国 初步形成 理论来源:战国韩非法家思想; 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君主集权政治体制. 秦朝 正式建立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 巩固 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漠北战役解除匈奴威胁. 隋唐 完善 创立并完善科举制. 元朝 新发展 建立行省制度 明朝 加强 废丞相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 达到顶峰 (衰落) 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五、科举制度的演变 发展情况 时期 具 体 内 容 形成 隋朝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完善 唐朝 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最为重要.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僵化 明清 八股取士 废除 清末 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六、“三农”问题: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措施 时期 具体措施 战国 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 西汉 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提倡节俭. 唐朝 唐太宗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贞观之治);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重视农业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盛世). 北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推广到江南地区. 元朝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植棉. 六、“三农”问题: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措施 时期 具体措施 民国 孙中山“三民主义” 中的“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 新中国农村政策的变化 (1)土地改革: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挫伤农民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的发展. (4)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七、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发展情况 时期 原因 具 体 表 现 奠定基础 东晋南朝 ①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②北人南迁,南去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和生产技术;③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农业: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开始南移 唐朝中后期 农业:修建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茶叶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手工业:丝织业和陶瓷业发达(唐三彩);商业和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完成南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