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B版)课件: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pptVIP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B版)课件: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B版)课件: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解析 (1)审题干信息:“早寒”既有季节特点,又有天气的特征。然后到诗中找“早寒”季节 特点、天气特征。首先“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 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抓住意象的特征分析: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 的秋季景象。“寒”是天气特征,给人触觉感受,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紧扣 “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图。两句有特点 的景物配合使用,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2)解答此题,应在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此诗尾联“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的意思 是:在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时想问路,可只能看见滔滔的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意思是 连找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根据注释知道,“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 津的典故。这里可以得出第一个手法是用典,分析第二句“平海夕漫漫”,明确是写景,这就是 “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接着分析作者的感情,联系典故内容和写景特点分析: “迷津欲有问”,用孔子使子路问路的典故,生动点出内心的迷茫,即从政与归隐的心理矛盾, 这样写,反映出他迷茫的心理。而漫漫无边的海,既是迷茫心态的写照,也烘托出了自己的愁苦 心情。 5.(2017余姚中学高三期中,19—20)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宋]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 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   ????、   ????手法(包括修辞方法),赞扬了友人    ????、   ????的品格。(4分)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比喻 对偶(化用诗句) 淡泊 坚贞 (2)(示例1)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 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示例2)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 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 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首先要读懂诗句,再判定修辞方法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态度。“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 筠”表面上是说,只有古井才能够真正无波,也只有秋天才是最有气节的。这里苏轼借“古 井”枯竭,不起波澜,比喻人心寂然不动。用“竹节”比喻人的坚贞节操。 (2)首先要读懂诗句,再体会其间的思想情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大意是说人生就 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应 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世,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 怀。结合“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也可理解诗人也有一种失意惆怅的情怀,心境复杂。 6.(2017台州中学第三次统练,19—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8分)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 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买臣:朱买臣,西汉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 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后受汉武帝赏识,任会稽太守。 (1)本诗前六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这对于后人了解李白生平与思想具有重要 的意义。(2分) (2)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诗句,试作赏析。(6分) 答案 (1)归家欢聚 离家入京 (2)①借事抒情。开头描绘丰收景象,衬托出归家时兴高采烈的情绪。中间摄取了呼童、痛 饮、高歌、起舞等几个特写镜头,渲染兴奋、欢快、愉悦之情;并通过儿女嬉笑牵衣,侧面烘托 诗人快乐喜悦的心情。②用典抒情。诗人以朱买臣自比自许,此次西去长安可以像朱买臣一 样风云际会、青云直上,实现远大抱负。其自慰自信、满怀希望之情溢于言表。③直抒胸 臆。末两句激情洋溢,抒发了诗人急切求用、渴望功业的心情。 解析 (1)从“叙写”这一暗示来看,这十二句应是以写事为主,故可以从事件概括的角度作 答,明确诗句所写的人物,找出人物的活动、时间、地点。前六句写“我”归家后的情景,儿女 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六句写“我”离家入京,自傲自负。 (2)首先应回忆抒情手法的种类,判断的方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白酒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