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何需要公平竞争法-七十年代回顾与前瞻.PDF

香港为何需要公平竞争法-七十年代回顾与前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为何需要公平竞争法-七十年代回顾与前瞻

第九章 香港為何需要公平競爭法? 2003 年3 月 (甲) 香港競爭政策的里程碑 在香港競爭政策發展的歷程裏,各類專利權(franchises)及管制計劃(schemes of control)於不同年份出爐。1974 年,消費者委員會成立。它並無法定徵召查詢 權力,但職能包括了“ 收集、接受及傳播關於貨品、服務及不動產的資 料”(216.4.1(a)) 。1987 年,廣播事務管理局成立。 到 1990 年代,香港部份企業上升世界級水平,濫用市塲支配力量的問題開 始受到廣泛關注。1992 年,按政府要求,消委會進行了各個行業的競爭分析。 1993 年 ,電訊管理局成立。1996 年 11 月,消委會在作出七個行業報告後 ,提出 一個總結公平競爭政策:香港經濟繁榮之關鍵 ,倡議制訂公平競爭法,並 設立公平競爭委員會來執行法例。(註一) 1997 年,政府對消委會建議作出回應,成立競爭政策諮詢委員會 (COMPAG) 。1998 年5 月,政府提出競爭政策綱領 (Statement on Competition Policy) 。1999 年 11 月,國際貨幣基組織在是年第四條款磋商(Article IV Consultation)總結聲明裏,首次關注香港經濟的內部競爭情況,並稱許消委會這 方面的工作。2000 年,廣播事務管理局和電訊管理局的監察競爭的權力都通過 法例修訂有所加強。同年 ,歐洲議會表示關注香港的內部競爭,國際貨幣基組織 亦再度於第四條款磋商總結聲明內提及。其後的有關討論,集中於全面的相對於 行業式的競爭政策的好處與壞處。(註二) (乙) 特區政府目前的個別行業為主(sector specific)的競爭政策 特區政府目前的競爭政策主張管制(regulation) 與競爭(competition)相輔 。管 制主要依靠回報率(rates of returns)調控(例如電力、交通) ,旁及價格上限(price capping)(例如電訊) 。而競爭政策則以行業為主:電訊業提早購回專利權及引入 競爭,和廣播業的發展是其焦點。無疑,這兩個行業的法例內就公平競爭的規範, 過往幾年有頗大進步。 1 問題是為何只限於這兩個行業?為什麼在它們之內串謀共同定價不被容 許 ,但於其他行業却可以?政府並未制訂全面(comprehensive)的、跨行業的公平 競爭法(competition law) 及設立執行此種法律的公平競爭機構(competition authority) 。基本理據是不應過度干預市場,須因時制宜。 (丙) 香港為何需要公平競爭法? 一個開放的經濟體系有貿易(tradables)及非貿易(non-tradables)部門;前者的 自由不等如後者的自由。非貿易部門如房地產、能源、交通、法律及醫療服務、 超市、銀行服務等,比較難以通過國際競爭來保障公平,需要政府監察。 這方面傳統上依靠管制(例如實施於能源 、交通 、電訊 、廣播等行業)來保証 某些非貿易貨品和服務有充足的、價錢質量合理的供應。但由於市場相對細小, 規模經濟門檻較低,容易出現具有市場力量(market power)的供應者,就算他們 以公平手法取得力量,未來仍有濫用力量的可能。 小型開放經濟下管制與競爭政策的相對利弊有幾點考慮: (1)科技發展; (2)市場動力; (3)經濟部門邊界的變動。 (1)科技發展:自然壟斷(natural monopoly)與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脫 鈎(例如電力和電訊的超小型供應) ,企業大小與效率關係轉弱 ,意味重點應從管 制轉向引入競爭。當然,某些管制還是有需要維持甚至加強。 (2)市場動力:跨行業而且具有市場力量的企業,衝擊傳統行業以至國界的 規限,管制的範圍界定出現困難。 (3)經濟部門邊界的變動:科技的發展不斷改寫以往的行業範圍(例如電訊與 廣播的界限) ,行業式的管制方案愈趨被動。 當然,這並不等如在個別比較複雜的行業裏 ,母須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問 題是除有特殊的豁免和其他條款外,眾多的企業應受全面競爭法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