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文献名邦形成与儒家文化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理文献名邦形成与儒家文化影响

大理文献名邦形成与儒家文化影响   大理是滇地远古文明的中心,大理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又是云南设治最早的地区,西汉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设叶榆、云南、邪龙等县。当时的大理是个丰腴之地,土地肥美,宜五谷蚕桑。大理历史悠久,远在新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居住。西汉武帝在云南设置郡县时,大理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唐宋时期,大理先后出现隶属于唐宋王朝的南昭国和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到了南诏国时期,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南诏是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才得以统一六诏的,因此与中原交往比较密切,通过吸收和运用汉文化,因而建筑、雕刻、绘画相当出色,响誉海内外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剑川木雕,以及著名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等,都是当时的产物。当时南诏王凤伽异到长安进贡时,带回了唐朝赠给的龟兹乐队。他们与南诏的专业乐队相结合,创编了《南诏奉圣乐》,被列为唐代十四部音乐之一。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云南早期文化发展的中心。早在南诏时期,大理的文化已相当发达,崇圣三塔就是古代文化的象征。《白史》、《国史》、《南诏奉圣乐》、张顺、王奉宗绘的《南诏画卷》、张胜温绘的《大理画卷》等不朽佳作,充分说明了大理文化的发达,而且大大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大理国建立后,与中原宋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贸易频繁。白族文化已经提高到汉族文化的水平,各领城通行汉文,官、商各界竟相买汉文书籍、读汉字、写汉字。雕刻、绘画等艺术也有了显著的成就,现存大理地区佛寺中优秀的壁画,大多是大理国时代的作品,公元1180年,描工张胜温画的《大理画卷》又称《张胜温画卷》,被誉为“南天瑰宝。从南诏国到大理国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后又经过漫长的发展、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优秀、经济富足的一块宝地。1956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时,大理也是滇西的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大理已逐步发展为滇西的商贸旅游中心城市。大理古城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 大理“文献名邦“的形成   汉代大理是“蜀身毒道”必经之地,印度、缅甸人到过大理。唐代,印度僧人到大理传教游览,有的还成为南诏王的“国师”;唐初,唐将梁建方率兵讨松外蛮,招降河蛮首领杨敛,在大理地区游历考察,他将耳闻目睹的大理地区的部落、特产、风俗等内容写成《西洱风土记》;唐贞元十一年(公元1287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大理旅游,著有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元末明初,有几个日暗本僧人到大理旅游居住,有四位日本僧人圆寂后,还葬在苍山龙泉峰,并修建了著名的“日本四僧墓塔”;元代十七年至二十年(公元1280-1283年),西台御使部松两次到大理游览,调查了大理的山川、风俗、物产、社会生活,写出了著名的《大理行记》。民国初,英国人弗茨杰罗德到大理旅游考察,著有《五华楼--对大理民家族之研究》一书;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被贬到云南的翰林修撰杨慎,与大理白族学者李元阳结伴漫游苍洱名胜,写了《游点苍山记》,明末清初,著名诗画僧人担当,走遍苍洱之间,留下许多赞美大理的诗名;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6年),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大理旅游,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对大理的苍洱名胜、传统的三月街等均作了翔实的记述。清代,大理的苍洱风光业已驰名,来大理游历的人更多,陈鼎在他的《滇游记》中,对大理三塔、一塔、感通寺、三月街等名胜古迹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剑川州牧张泓游历大理,在《滇南新语》中记述了大理的龙女花。大约在四千年前,大理便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有大批移民从中原来到大理。早在汉代,大理就是古西南丝路的交通要冲。公元七世纪初,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在唐五朝中央的支持下,蒙舍诏逐步吞并了其他五诏和许多小部落。公元738年,南招把政冶中心从巍山迁到了大理,筑太和地为都。同年唐玄宗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设云南安抚司,从此,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公元937年,段思平联络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建立了大理国。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江,灭大理。大理国相传二十三王,共318年。元朝在云南设立了中书行省,并将行省的治所东移到昆明,才结束了大理五百多年一直是云南政治中心的历史,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大理国为大理府,称太和县。清沿明治,民国二年改太和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大理县、下关市建制撤销,组建为大理市。大理白族的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采,至今仍保留着独具特色的语言、服饰、风俗。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点的民族成会,如本主节、绕三灵、耍海会、三月街等。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华丽典雅,别具特色,家家养花的美好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文献名邦”一词在云南,常被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