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酮对动物免疫系统调节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豆黄酮对动物免疫系统调节作用

大豆黄酮对动物免疫系统调节作用   摘 要:黄酮类物质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当动物或人类食用后在体内发挥许多生物学作用。本文就现阶段研究的大豆黄酮对人体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豆黄酮;免疫      大豆黄酮( soybean isoflavone ,SI),主要存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目前认为它由12 种单体组成,包括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原、大豆黄素3种苷原及这3种苷原衍生的9种苷类成分。其中,染料木黄酮(Genistein,简称G,又称染料木素,金雀异黄素)的结构为5,7,4-三羟异黄酮,大豆苷原(Daidzein,简称DA,又称大豆黄酮)的结构为7,4-二羟异黄酮,均为含有芳香环的非类固醇化合物,是大豆异黄酮中最主要的两种[1]。大豆的品种,产地,生长环境及生长年份不同,大豆制品的加工方式不同,对其中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和含量都会有影响。大豆中大豆总异黄酮量约1-4mg/g。在体内,大豆异黄酮苷元可直接从小肠吸收,而糖苷形式的大豆异黄酮须经微生物和酶进一步分解成苷元后才能被机体吸收。   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免疫功能具有增加、抑制、双向调节等多方面作用。大量文献报道大豆异黄酮对动物的免疫系统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高峰[2]报道大豆黄酮极显著提高雏鸡胸腺的相对重量,同时显著提高法氏囊相对重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而对脾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说明雏公鸡细胞免疫增强。张荣庆[6]等报道,小鼠每日灌注20mg/kg?BW大豆黄酮,连续1周。测试发现,小鼠胸腺巨噬细胞功能提高约24.5%,表明大豆黄酮可促进小鼠体液免疫过程中致敏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形成。另Zhang[7]等采用20或40mg/kg?bwDA处理小鼠,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比对照组提高60%-70%,并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有研究表明:DA能明显提高空斑形成细胞(PFC)的溶血能力,OD值约提高30%[7]。   2.细胞免疫的功能   戴汉慧[8]等报道给小鼠再次注射SRBC,在24和48小时后,低、中、高剂量组的足跖增加值均高于模型组。MTT法测定T 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的结果表明:60mg/kg?bw的SI 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上调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Xu Lu[9]等报道的在011~011μmol/L浓度范围内,大豆苷元可剂量依赖性的增强体外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余丽梅[10]等在大豆异黄酮对YAC-1细胞和小鼠ESC艾氏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中显示,大豆异黄酮可增高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提高大豆异黄酮可促进荷瘤小鼠免疫机能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体液免疫功能   杨建英[11]报道奶牛连续口服大豆黄酮,可明显提高奶牛整体和乳腺局部的体液免疫功能,同时还明显提高血及乳中GH、PRL含量,并明显降低SS含量。Wang[12]等发现大豆黄酮可促进ConA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IL-2和IL-3,这两种细胞因子都与机体的免疫有很大关系。Kendall[17]等发现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的摄入可增加妇女血清中与免疫有关因子IL-6的浓度,提示大豆异黄酮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Curran等[14]在霉菌污染饲料喂养小鼠建立的慢性感染和炎性模型中研究研究了大豆黄酮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喂给霉菌饲料的雌激素受体-α(ER-α)缺失鼠脾内IFN-γ生成量是野生型小鼠的四倍。而IL-18水平也明显提高。含植物雌激素饲料不影响两种类型小鼠脾内IL-12和IL-18水平。而大豆增加ER-α缺失鼠的IL-12水平。   4.有待解决的问题   大豆黄酮类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对其的研究还依赖于其在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其次现在作为实验材料的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植物中提取的总黄酮,成分相对复杂,各有效成分的具体功能不易明确。且试验中各种黄酮成份比例有差异可影响对免疫系统调节的能力,使实验缺少重复性。所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黄酮作为极有临床价值的天然活性成分,有必要进一步筛选黄酮类化合物,加强深层次的研究,使其作为新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      参考文献:   [1]Shirley B.Trend Plant Sci,1996,31:377-382.   [2]高峰,周光宏,韩正康.大豆黄酮对雏公鸡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的影响,中国家禽,2002,22(10) .   [3]A.I.Potapovich,V. A. Kostyuk,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Cytoprotective Activity of Flavonoids,Biochemistry (Mosco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