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元時期之“糠禪”初探
福建退休學者 連立昌 ;
圓光佛學研究所專任講師 王見川
頁142
“糠禪”又稱頭陀教,金天會初(1138 年左右)與“瓢禪”同時存在過。“瓢禪”消息湮滅,已難知其詳,“康禪”尚有一點零星消息,
初探如下,以就正于方家和廣大讀者。
一、“糠禪”的宗教性質
所謂的“糠禪” ,誠如向達先生所言,是批評者之誣稱。[1] “糠禪”實即“修頭陀行者”苦修的一派佛教。“頭陀”梵文為 Dhuta ,
譯為“杜多”或“抖擻”,意思是抖去一切塵緣,堅忍苦修,定慧自有心得,以達到彼岸,非一般出家的僧尼可比。據傳是釋迦大弟子“迦
葉受法于如來,謂少慾知足,常修頭陀行,故稱頭陀第一[2] 。”“自迦葉啟教,彌勒受託”而此教遂行于世間[3] 。此教派堅忍苦修,有十二
條苦行作戒律,即著掃衣(當是蓑衣,意為破衣)、著三衣(破布拼製之衣)、常乞食、不作餘食(一次乞討不能下一頓再吃)、坐食、節
量食、住阿藍若(荒野破屋)、塚間坐、樹下坐、露地坐、隨地坐、常坐不臥[4] 。當然,原教規如此,苦行僧不論是否都能做到,比一般清
修僧尼仍屬難能可貴。
為什麼又稱“康禪”?疑為西域康國來華沙門所傳,金初劉紙衣禪師只是繼承而取“康禪”之名而已。因康國僧人稱謂上常加一“康”
字,如三國時來華之康居僧人稱“康僧會”[5] 。又如唐時西域僧法藏,康居人,稱“康藏國師”等等[6] 。可惜劉紙衣禪師的師承,僧傳無
錄,大概只是個普通僧人而已。但禪僧中確也多有以紙衣為號的,如唐臨濟宗創始人義玄禪師有一徒稱涿州紙和尚[7] ,宋代的漣水守堅道者,
“在山常紙衣,閉戶不見人”[8] ,也是個苦行頭陀。
兩晉南北朝時苦行頭陀不少,尤以西域沙門為多,隋唐後已逐漸減少。
1. 周良霄、顧菊英《元代史》,頁740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
2. 參見《佛本行集經》〈大迦葉因緣品〉及《增一阿含經》卷三。
3. 程鉅夫 ‧《雪樓集》卷二十一,〈諸路頭陀教門都提點誠公塔銘〉。
4. 《十二頭陀經》卷十五,〈大乘義章〉。
5. 《宋高僧傳》卷十八,〈僧會傳〉。
6. 同上書,卷五,〈法藏傳〉。
7. 《五燈會元》中冊卷十一,頁656 ,中華書局版。
8. 《佛祖統紀》卷四十四,第五冊,頁10 ,廣陵古籍刻印社版。
頁143
金初劉紙衣禪師重振此教,受戒的僧尼,當然不會刻板地住阿藍若,常乞食過日子,但確已十一傳至元初的溥光宗師,仍勵志苦修,保持清
苦的戒律精神。元初中順大夫李鑑稱譽頭陀教七傳寂照“清淨寡欲,而自以為足”[9] 。翰林學士閻復稱譽十一代宗師溥光“平生戒行清
修,……晚節亦自刻苦,有合吾儒惡衣惡食而志于道者[10] 。”承旨程鉅夫稱譽寂照之徒寂庵,“自授道至入滅四十九年,敝衣蔬食,誦經
受戒,持諸部咒,仡仡朝夕未嘗以寒暑廢,于其教可謂無愧矣![11]”。元師趙德明曾著《頭陀賦》、《彌勒下生賦》以崇揚康禪[12] 。燕城
右司王公,行台劉公等一批官紳中人為了弘揚頭陀教,還把七代宗師寂照請來北京。士大夫由於常從政治角度衡量宗教,對異端、邪教是最
敏感的,如康禪不是佛教一派,不可能長時期受到優容對待的。
那麼為什麼金天定二十八年會有那條禁“糠禪”的法令呢?這下面還要提到,為免重複,這裏就不贅述了。這裏只談一談耶律楚材為什
麼大肆醜詆糠禪呢?有可能是因為他受他的師長燕京萬壽寺名僧行秀,即萬松老人的影響。僧人在宗旨、門戶上不同,批評對手是常有的,
慧能創南禪,有些禪僧甚且呵佛罵祖,淨土宗有些僧侶也曾批評過,但沒有攻倒。白雲宗、白蓮宗初創時就受到一些僧人批評。當時被批評
時,白雲宗、白蓮宗可是實在的佛教,一點也不邪,後來真的變質了,由異端漸變為邪教。那不是別的僧人攻倒的,是白雲宗、白蓮宗內在
腐敗變質的結果。
康禪出現時,又有僧人批評,是不足為奇的。曹洞宗禪僧萬松老人即著<糠禪賦>大肆責難,“糠禪”貶稱,可能出自萬松。耶律楚材
好講佛,與萬松交遊,十分崇拜敬重,萬松老人責難的,他當然也大加附和了,問題是他的批評是否有事實根據。他的批評有如下內容:“此
曹毀像謗法,斥僧滅教。棄布施之方,杜懺悔之路,不救疾苦。敗壞孝風,實傷教化之甚者也。[13]”因為趙德明元帥曾撰文稱崇康禪,所
以他寫信給趙予以反駁。
看看這幾條批評意見能否站得住腳。首先是“毀像謗法,斥僧滅教”,康禪有正式寺院,一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