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飞向大山的“鸿雁”
——记辉县市邮政局邮递员张文锁
这是一条特别的邮路——辉县市邮政局第28段邮路,主要投递区域拍石头乡。拍石头乡面积130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75个自然村,是一个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贫困山区乡镇,5000多户人家分散居住在绝壁交错、峰峦叠嶂、沟深谷低的各个角落。整条邮路从出发点到最高投递点,海拔落差达1000多米,跑完一趟来回100多公里,90%以上都是山路。 这是一名优秀的投递员——张文锁。他在拍石头乡邮路上,一个人,一辆车,为山里的群众送信送报已11年之久。11年来,他没有完整的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据粗略统计,他的行程已达31万公里,共收投各种邮件55万余封,无一用户申告,客户满意率达100%。他被河南省邮政局评为“优秀投递员”,被新乡市邮政局授予“十佳乡邮员”称号,被辉县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职业道德之星;他的事迹被《河南科技报》、《青年导报》、《平原晚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忠诚的“绿衣使者” 张文锁每天7点准时到邮政局收受报纸、邮件,办理手续,然后带上800多份报纸和邮件上路,送完145个投递点,太阳早已下山,回到家已是万家灯火。张文锁这只飞向大山的“鸿雁”,以自己的真诚与执着、青春与奉献,为山区群众架起了一条通向山外的桥梁。 2001年,张文锁走上投递员岗位,他坚持白天跑邮路,晚上自学邮政业务知识。为了尽快熟悉拍石头乡邮路,他走村串户,并将用户的用邮情况和对邮政工作的意见记录下来。通过自己的深入调查摸底,他发现用户对邮政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投递不及时,班期不正常上。于是,张文锁决心从改善服务做起。一年365天,除了正常的歇班外,他天天坚持在投递一线,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冰天雪地,从未给自己找过退缩的理由,准时按班次将乡亲们的邮件及时送到。 拍石头乡邮路长且零散,末梢邮路的邮件以前基本上都是通过捎转点投递的。虽然这已是惯例,但张文锁却认为捎转不及时会影响邮政信誉,就主动扩大亲投范围,坚持走完最后一公里,将邮件准确无误地亲投到用户手中,捎转点全部变成了亲投点。 疑难信件的投递是一件费心费力的工作,按照规定,对一些地址、姓名不详的邮件,投递员可以批退,但张文锁却从不轻易放弃,再难也要找到收件人。拍石头乡有许多村民搬到城区居住,每周都会出现一两封疑难信件,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文锁总会通过反复走访村委会,翻查户口簿,挨家挨户询问,直到手中的“死”信“复活”为止。他至今还记得投递海棠厂村徐泽恩那封信件的艰难,张文锁先是在海棠厂村打听,因徐长年在外工作,退休后搬到城区居住,村民大多不知道他的去处,第二天,张文锁终于打听到徐可能在新桥村居住,他立即到新桥村询问,天黑才打听到徐又搬至四路口村居住,直到第三天傍晚,张文锁才摸到徐泽恩的住处。11年来,在他手中盘活的“死”信多达230余封。 寨洼村张召的父母至今还记得张文锁的那股认真劲。2005年,张召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大学。张文锁艰难地走了四五里山路,把张召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他家里,碰巧张召那天没在家,为了不让张文锁走夜路,张召的父母让他将通知书留下,赶紧回去。按照规定,录取通知书必须由学生本人签字。认真的张文锁还是坚持等到张召回家,由他本人在录取通知书上签字以后才放心地离去。 2002年8月16日,是一个让张文锁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突降暴雨,正在投递途中的张文锁急忙用塑料布包好还未送完的邮件,骑上摩托车快速赶路。照壁山村外有条河,这时河水已淹没了道路,当张文锁咬着牙推着几乎被淹没的摩托车行至河中心时,一个浪头卷来,将他和摩托车一同打翻,他死死抓住摩托车,用尽全身力气把车扶起来后,勉强渡过了河。张文锁送完当天的邮件回到家时已是深夜,雨还在下。
山区群众的“贴心人” 张文锁身上还装着乡亲们的三张银行卡,一张是给在外地学习的学生汇生活费的,一张是领退休金的,一张是商户汇烟款的。乡亲们将银行卡交给张文锁,他一点儿也不感到麻烦。每次出班前,张文锁的邮包里除了邮件外,都要备上邮票、信封等用品,以方便乡亲们用邮。有时乡亲们因事脱不开身,请他帮忙捎带包裹、代领汇款、代买生活用品等,他总是有求必应,热心相助,每年他收到来信来电表扬几十件次。
富庄村位于拍石头乡西北部,山高路远,崎岖难行,该村有一位叫赵银利的老人,相依为命的独子在外当兵,儿子每个月的来信成为老人最大的安慰。每次老人的儿子来信,张文锁都会仔细地读给老人听,并在老人的口述下写好回信带走邮寄。一次,张文锁的摩托车在途中出现故障,尽管这些信件第二天送并不会耽误什么,但一想到老人期盼儿子音信的心情,张文锁还是推着车向大山深处赵银利的家中走去。那天,疲惫的张文锁回到家中已是后半夜了。 拍石头乡中心校位于拍石头乡腹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