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6 页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1、北京人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中国的直立人化石。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生活在黄河流域。
2、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3、原始群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的群体,摩尔根称之为“人类的童年”,处于蒙昧时代低级阶段。这个阶段远自约14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和后来的南方古猿,到早更新世人类出现时为止。他们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头作为工具,靠採集、狩猎为生。他们进行协作,聚处群居,开始形成并使用音节语言。两性关係没有限制,无婚姻规范和家庭形式。他们还不是真正的人类。
4、半坡类型
属于母系氏族时期前期仰绍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因以陝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因而得名。主要分佈在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西侧及郑州附近,西至陇东,南到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平原及熊耳山一带。
5、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约相当于新石器代晚期的的一类文化遗存。因为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后来研究表明,所谓龙山文化,其文化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不能是为只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现已分别命名为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陝西龙山文化、
6、炎帝
又称赤帝,上古帝王之一,薑姓,传说为少典之子,其德火纪,以水名官,故称炎帝。曾经于皇帝战于板泉被打败后炎帝部落融入到黄帝部落中,炎帝与黄帝被共尊为华夏祖先。炎帝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又称神农氏。
7、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五帝之首。姬姓,号轩辕氏或有熊氏。黄帝为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时期,各部落互相侵扰黄帝用武力统一各部落。于板泉之战战胜炎帝,涿鹿之战擒杀九黎族首领蚩尤。所以黄帝成为了华夏各个部落的联盟领袖。
8、逐鹿之战
传说距今4600馀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东夷首领蚩尤在涿鹿进行了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期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其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用于放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对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涿鹿之战的结果有你的奠定了华夏族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融合了各民族部落。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9、大同之世
语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他们把夏朝建立以前称为“大同之世”,把夏朝建立以后称为“小康之世”,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后者是“天下为家”的社会。大同之世,引用孔子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古代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提出了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展望。把握了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本质。但是小康之世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真正的大同之世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才会出现。
10、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中兴的时代。少康是夏代第六个王,其祖父太康尸位逸乐,被东方有穷氏所取代,史称“太康失国”。少康凭藉方30里的之地500之人同寒促斗争,最终消灭了寒促,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11、盘庚迁殷
商朝自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上王位纷争,前后精力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代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根继位以后政局溷乱,姐姐么安顿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但贵族品名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东河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迁殷后,”行汤之政“,证据才稳定下来,这回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发展,从此知道商亡再未迁都。
12、周公东征
周武王在克殷两年后死去,天下闻而叛周,周公为了应付危机,一方面立武王子诵为成王,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摄政,这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管叔、蔡叔勾结武庚叛乱。周公为平息叛乱东征三年,终于歼灭了蔡叔等的势力,又镇压了东方各部落。周公东征是继武王灭殷后继续为巩固周王朝统治而进行的武力斗争。
13、国人暴动
周厉王任用奸佞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史,围着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忍无可忍。西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攻入完工,力王仓皇逃到彘,宗周无主,国政由定公
14、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这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併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15、宗法制
古代贵族凭藉血缘关係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也成为了统治者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