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妙语雅思 3_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VIP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妙语雅思 3_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妙语雅思 3_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PAGE PAGE 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语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祸(hènɡ)   呼吁(yù) 诞生(dàn) 惶恐不安(huánɡ) B.给予(jǐ) 熨帖(yùn) 乳汁(zhī) 言简意赅(ɡāi) C.赢得(yínɡ) 羸弱(léi) 依赖(lài) 戛然而止(ɡā) D.罪孽(niè) 辜负(ɡū) 履行(lǚ) 休戚相关(xiànɡ) 解析: B项,“熨”应读“yù”;C项,“戛”应读“jiá”;D项,“相”应读“xiānɡ”。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秩序  吝啬  辩论  渊源流长 B.尊守  自诩  追溯  宽宏大量 C.羸弱  朴拙  惶恐  言简意赅 D.急燥  分蘖  相像  归根结底 解析: A项“渊源流长”为“源远流长”;B项“尊守”为“遵守”;D项“急燥”为“急躁”。 答案: C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    是感谢和高兴。 ②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    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③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    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 A.反映 而是 但是    B.反映 就是 但是 C.反应 而是 尽管    D.反应 就是 尽管 解析: “反映”,把客观情况或意见、态度告诉上级。“反应”,事情发生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而是”,表选择。“就是”,表并列。“但是”,表转折。“尽管”,表条件。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B.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C.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D.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解析: A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应用“休戚相关”,意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答案: A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    。    。    :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②⑤③①④ B.①④②③⑤ C.④①⑤③② D.①④②⑤③ 解析: 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即”字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答案: C [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