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体性德育现实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主体性德育现实思考

对主体性德育现实思考   一、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性教育观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提升主体的自育水平为目标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方式。具体来说,主体性德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主体性教育观为指导。主体性德育是主体性教育观在德育领域中的具体化,它要求教育者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以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2.以主体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协调的发展。主体性德育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本,以学生主动的道德理解和建构为目的;把学生看作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在德育过程中体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教育目标不再是单纯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伦理的承担者,而是将学生造就成为尊重自身、他人和集体的权力与利益,同时获得自我创新和全面发展的人。   3.以提升主体的自育水平为目标。主体性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从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和心理需要出发,发掘、激活学生的各项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理解、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育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主体。也就是说,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主内化、自主控制的能力,让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和自身道德追求行事,学会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学会能动地表现道德行为,学会随时随地进行道德自省,进而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4.以实践体验为基本方法和途径。有教育专家指出:“道德是一种精神,但它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实践性。”实践道德生活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实践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感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主体性德育是在学生的主体活动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实施的,它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参与道德实践,自觉引发道德思考,使德育成为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发展、创造、完善自我的一种积极手段。      二、实施主体性德育需突破三大障碍      实施主体性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主体性德育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障碍的,教育者必须突破障碍,跨越障碍,以先进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德育实践,促进主体性德育的有效实施。   1.理论上的障碍。一些缺乏理论素养的教师长期以来把道德混同于政治伦理, 将道德视为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外在统治力量。建立在这种道德观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服从意识,忽视了个人在道德领域的主体性。传统德育主要以道德秩序和道德准则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它所尊奉的是道德约束和学生行为的统一,从根本上看无异于一种道德管制,这样就有意或无意地遏制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学生的主体人格逐渐弱化甚至丧失,学生主动的道德理解、建构和内化也就无从谈起。传统德育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单向的,被教育、被塑造的”客体,德育任务普遍通过灌输的方式来完成,让学生掌握了道德规范也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这样的德育显然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它把学生视为道德“装灌”的容器,要求学生被动地接收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做是不可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的。这事实上反映了传统德育在理论视野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反映了传统德育对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漠视,实质上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如果教育者不从理论建构上进行突破,主体性德育的实施就将面临巨大的阻力。   2.认识上的障碍。这一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教育者和学生。不少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与科学知识混为一谈,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看成是一码事,把德育当作学校对学生进行管制和约束的强力手段,在德育方法的运用上也失之简单、粗暴,突出表现为教育者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缺乏对学生心灵的关注和对学生情感的尊重。教育者无视学生内在的多样化的心灵需要,只一味地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条条框框,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学生“听话”、“守规矩”视为德育的成功。而学生在认识上也受到部分教育者的不良影响,无法正确地认识和定位自身。具体表现是,在长期的道德灌输下,养成了循规蹈矩甚至唯命是从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责任感和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回避矛盾,社会适应能力差。教育者认识上的偏差和学生认识上的偏颇,阻碍了德育启发学生心灵、沟通师生情感的进程,削弱了教师在德育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教育者和学生都必须突破认识上的障碍,为主体性德育的实施铺平道路。   3.实践上的障碍。表现为教育者长期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