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投向中国-茸一中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目光投向中国-茸一中学

茸一中学教师学习资料 茸一中学教师学习资料 (67——电子版) 2014年2月13日 把目光投向中国 ——温家宝访问美国期间2003年12月11日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 把目光投向中国 (2003年12月11日)    ——温家宝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 校长, 女士们,先生们: 衷心感谢萨默斯 [1]校长的盛情邀请。 哈佛大学[2]精英荟萃,人才辈出。建校367年来,曾出过7位总统、40名位诺贝尔奖[3]获得者。这是你们的光荣。今天我很高兴站在哈佛的讲台上,同你们面对面的交流。我很喜欢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富有朝气,最少保守思想,象征着世界的未来。在今年北京SARS肆虐的时候,我想到了学生。我既关心他们,又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力量,于是,我到清华和学生一起吃饭,在北大和同学们在图书馆一道交谈,那时的气氛可能大家感受不到,但是我发现青年人的思想还是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他们指者窗户外的树对我说,人们都说当树叶都长出来的时候,树木葱绿的时候,这场灾难就会过去。他们说:我们都愿意做一片绿叶。他们问我:总理,在这棵大树上,你是哪一个部位?我立即回答他们,我也是一片叶子。事情真是像他们想的那样,当大地复苏、树木葱绿的时候,这场疫病就被我们驱赶掉了。   作为一个演讲者,首先要知道听演讲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才可以彼此交心。   大家知道,我出身在一个教师的家庭,我的童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我没有在座的同学们那样一个童年,在日本侵略者用刺刀把人们赶到广场的时候,我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后来战火无情地烧毁了我的家,连同我祖父在农村办的那所小学[4]。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中国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的,因此,我对我的国家、对我的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把目光投向中国”。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中美两国相隔遥远,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但愿我的这篇演讲,能增进我们之间相互了解。 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着的,充满希望的中国,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   大家知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西亚两河流域[5]的巴比伦文明[6],北非尼罗河流域[7]的古埃及文明[8],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和罗马文明[9],南亚印度河流域[10]的古文明,还有就是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11],等等。由于地震、洪水、瘟疫、灾荒,由于异族的入侵和内部的动乱,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它文明。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12],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13],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和学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14]。从孔夫子[15]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16]、强调天下为公[17],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8]的爱国情操,“民惟邦本”[19]、“民贵君轻”[20]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今年9月10日是中国教师节[22],我专程到医院看望北京大学老教授季羡林[23],他已经92岁高龄,学贯中西,专攻东方学[24]。我很喜欢读他的散文。他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住在医院里,每天还把所见所闻写一篇很好的散文。他研究的土火罗文[25],现在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研究这种语言。我们在促膝交谈中,谈到近代有过“西学东渐”[26],也有过“东学西渐”[27]。十七——十八世纪,当外国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典籍翻译成西文传到欧洲时,曾引起西方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兴趣。笛卡儿[28]、莱布尼茨[29]、孟德斯鸠[30]、伏尔泰[31]、歌德[32]、康德[33]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研究。 我年轻的时候读过伏尔泰的著作。他说过,作为思想家来研究这个星球的历史时,首先要把目光投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他说,当其他许多国家的人还在争论人的起源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在认真写自己的历史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个半世纪以前,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34]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在文章中摘引孔孟的言论很多。他还把孔子和苏格拉底[35]、耶稣[36]相提并论,认为儒家的道德学说“虽然是针对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但我们今天读来仍受益不浅”。 今天我们重温伏尔泰和爱默生的这些名言,不禁为他们的睿智和远见所折服。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