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古典咏月诗意境之美
浅析古典咏月诗意境之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483(2011)12-050-2
仰望深邃苍茫的夜空,但见一轮明月高悬,几缕彩云缠绕,此时的月,就像披曳着一袭薄纱的美人,轻柔婉约,楚楚动人,观之让人心旷神怡、思绪万端。亘古以来,月就被当成咏叹的对象, 吟出了多少风花雪月,叹出了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次想象着皎洁的月光如水般的、静静地洒到我的床前,让我领略一下皓月流空、清晖满地、疑为银霜的梦幻感觉。
懵懂的儿时,对月的认识,就像李白诗中所描绘的: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上青云端。”再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对月便有了一种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和认识,冥冥之中感觉与月有着一种经世的情缘。她和地上绿色草木,成为此生我只钟爱的两种物象。后来的学习生涯中凡是写月的文章和佳句,自己尤爱诵读。比如:
壮观的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缠绵的月:“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静美的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孤寂的月:“波心荡,冷月无声”。
思念的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禅意的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思的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闲适的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夜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乡情的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别恨的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慨世的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翻开中国文学画卷,迁客骚人、文人雅士,吟咏月的佳句比比皆是,信手拈来,他(她)们:
一、用月色渲染气氛,表达贬谪的处境、怀才不遇的感慨
古代有许多为官清政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文人雅士,面对多舛的仕途,敢于直言犯谏,垂怜世态苍生,但是他们最终往往摆脱不掉被贬官流放的坎坷命运。此情此景之下,月亮这一审美物象,便成为他们一种人生象征,频繁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抒发对世事多变、人生无常的感慨。比如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等都抒发了诗人忧谗畏讥,去国怀乡的情感世界。
二、借月亮抒发对故乡亲友和远方离人的思念,寄托怀人之感、相思之情
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往往在月圆之时想起自己的远方亲人,想起自己魂牵梦萦的故土。他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把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希望通过月亮来祝福和表达情意。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佳人。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应是最多的。
李白《静夜思》《渡荆门送别》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的“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欧阳修的“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吕本中的“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真是举不胜举。这些都是借月来表达相思乡愁的。
三、借月亮抒写亡国之痛、爱国之情
此类作品,最有典型意义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姜夔的:“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词人用月渲染了一种凄惨、暗淡的意境,烘托国破家亡的悲伤心情。这一切在冰凉澄澈的月光下,不容人不正视这严酷的现实人生。
四、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隐士高人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