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流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流影响

浅析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流影响   摘要:“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折腾”的翻译表明“中国英语”在译介中国文化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将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关键词:“不折腾” “中国英语” 跨文化交流      “不折腾”翻译方法难倒国际媒体   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在表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不移决心时,胡锦涛连续用了三个“不”:“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但是,对希望了解中国想法的国际媒体来说,“不折腾”三个字如何翻译呢??摇   网络上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各种译法,如“翻来倒去”(don't flip flop),“别走岔路”(don't get sidetracked),“别反复”(don't sway back and forth),不踌躇(no dithering),还有翻译成“没有重大变化”(no major changes)的。   英语媒体的同行说到上述译法,觉得都不够精彩,没有把“折腾”里头还带着的“混乱”、“自我消耗”含义体现出来。有趣的是,在2009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念出“bu zheteng”。事后,中国媒体在报道中赞扬一番,说“bu 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   三个字的译法折腾了半天,折腾出了一个“bu zheteng”。而现代中国人为英语增加词汇,之前有先例。像宇航员,美国的叫“astronaut”,苏联的叫“cosmonaut”,2003年以后航天词库中又新增了“taikonaut”(源自“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ong),指中国的宇航员。一个国家国力增强,或受关注的程度增加,就有机会为外语词库作贡献。同“Fuwa”(福娃)、”wushu”(武术)、“qigong”(气功)、“yangko”(秧歌)等一样,这是典型的通过音译手段进入英语交际的“中国英语”。它们丰富了英语词汇,对英语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英语”的有关论述   对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从而形成许多新的变体的问题,是近20年来一些社会语言学家探讨的课题。一种语言使用的人数越多,范围越广,就越容易产生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变异分化。英语在漫长的扩散与发展过程中,如今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通过与世界各地语言和文化的接触,产生了许多英国本土以外的变体。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概念的是葛传?,他在1980年《翻译通讯》上的一篇题为《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提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葛先生接着举出“四书”(Four Books)、“双百方针”(Two Hundreds Policy)、“思想改造”(ideological remoulding)等作例子,认为“所有这些英语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名称,一时不懂,但经解释,不难懂得”。葛先生这段话从翻译的角度指出,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必挖空心思去找对应的表达法,实际上也找不到,应该大胆地使用中国英语去表现它们,从而填补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表达真空。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展开了对“中国英语”的讨论,认为“中国英语”是以国际规范英语为核心,把中国独有的文化、事物、意念和传统等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传入国际(英语)世界,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如别有风味的词汇、句式、认知方式及行文手段。“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语变体,能为说英语的人所接受,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英美报刊上经常出现的各种“中国英语”如“yasuiqian”(压岁钱)、“taiji”(太极)、“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等便是很好的证明。可以说中国英语是在与外国的平等交往中,为了宣传中国特定的文化而使用的以规范英语为基础的语言,其语音、词汇和语篇结构都带有中国的色彩。   “中国英语”跨文化交流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经济、政治、科技、旅游、人口迁移以及人口密度迫使我们越来越多地与不同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