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回避型人格障碍认知发展历程以及诊断标准综述.docVIP

对回避型人格障碍认知发展历程以及诊断标准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回避型人格障碍认知发展历程以及诊断标准综述

对回避型人格障碍认知发展历程以及诊断标准综述   摘要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与焦虑存在紧密联系的一大人格障碍类型。从历史研究入手,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理论定义和临床诊断进行国内外的界定和阐述。但回避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资料甚为久远,研究的重点偏重行为因素,使之在与多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诊断方面存在重叠混淆,同时更需要跨文化、跨区域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9.1文献标识码:A      The Preview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Avoidant   Personality and its Diagnostic Criteria   BING Shengnan, SHI Wei   (Culture Social Development School,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a major personality disorder type that closely linked to anxiety.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e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But the datum is too obsolete, and needs to do cross-cultural researches.   Key wordsNegative psychosis, horror, anxious, diagnostic criteria, cross-cultural researches      1 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认识发展   20世纪初期,有些文献就已经对回避型人格进行过描述。1911年,Bleuler在研究精神分裂症以及它的不同发展期的病理时就已经有对这种人格障碍的记载 (Million, Grossman, Million, Meagher&Ramnath, 2004)。而Schneider所描述的“不安全的自我-否定型精神病患者”是这样一种个体,他们像得了慢性疾病一样对自己感到不满意,在事情变得糟糕时总是在自责并且深深隐藏这样的情绪(Million, 2004)。回避型人格和精神分裂人格是常见的被混淆的或被认为是相似的两种人格类型,直到Kretschmer首次证明了这两种人格类型之间的关联,?仗岢隽肆礁銮?别性的概念:麻木和过度敏感。麻木,是当代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无情绪感觉,缺乏自发的情感;而过度敏感尽管同样也是退缩,但情绪上却是兴奋的且伴有焦虑,他们很脆弱,也很害羞,爱生闷气,并怀疑他人。特别是他们企图“尽可能地回避和抑制外界所有刺激”的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回避模式(Million, 2004)。   回避型人格障碍通常的表现行为是对道德规范的过分关注。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定义,国内外都有自己的界定方法和诊断标准。在这之前,Millon 提出首先必须对以下两种人进行区分:一类是由于冷漠或是情感淡漠,对人际交往缺乏兴趣而出现社会背离特征的群体;另一种是因个体内部焦虑或是对社会排斥及拒绝的恐惧而出现的社会背离特征。这一观点与后来回避性人格障碍的标准相符合(王建平,梁耀坚,2005)。   Miranda(2004)指出回避性行为就是个体预防社会焦虑的倾向性行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对引起个人焦虑和困窘的社会情景或社会交往保持一种回避性的反应倾向,即便是对那些与他们关系亲近的人也是如此。他们永远对他人的排斥、批判和拒绝保持戒心和无端的猜疑,因而总是处在焦虑情绪中。Millon(2004)指出这类人格模式的个体可能有一两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但如果想要他们加入某一个团体,前提是他们必须确信在这个团体里自己是受欢迎的。Huprich(2005)在研究中指出回避性人格是因对批判性评价的恐惧而感到焦虑,后因这种恐惧而出现社交恐惧,这种现象在回避性人格人群很常见。   目前,中国变态心理学界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解释是:这类群体对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非常敏感,自尊心非常低,害怕被拒绝,这使他们的交往范围非常局限,而对他们信任的人又表现出依赖的特征。这种障碍的患病率大概在0.4%-1.3%(王建平,梁耀坚,2005)。另有资料指出,这种障碍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0%之间,约占精神科门诊的10%(刘毅,2005)。   2 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1 国外的诊断标准   1994年出版的DSM-IV(《美国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诊断回避型人格障碍为一种社会压抑的普遍模式,不完美的感觉,对消极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