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ournal of Microwave Chemistry 微波化学, 2018, 2(1), 7-14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8 in Hans. /journal/mc
/10.12677/mc.2018.21002
书评:《分析样品制备》
1 1 2 3
付梦蕾 ,曲有乐,马密霞,韩 谢
1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 舟山
2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3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7年12月22 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22 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9 日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离开了分析测试数据和光谱数据,我们现代自然科学甚至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变得沒有
谱了!因此分析测试是现代社会的支柱,而分析样品制备则是获取分析测试数据的先遣部队和排头兵!
《分析样品制备》是由原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家阎军与我军知名航天军事医学、有机药物化学
及微波化学专家胡文祥教授联合主编,分析专家邓勃、刘明钟、刘伟为顾问,孙宏伟、李玉珍、孙玉岭
为副主编,2003 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工具书。虽然过去了 15 载,但本书仍然在分析样品制备
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的支持下,胡文祥教授主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
国分析样品制备学术研讨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仪器分析获得了飞跃发展。20 世纪60 和70 年代环境科学的兴起,80 年代以
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分析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分析技术的
高速发展,新型仪器不断问世,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仪器分析已广泛地应用
于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分析测试的重要性在于,能为人们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和原始信息,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有赖于
对分析全过程严格的质量控制。人们知道,采样的代表性和样品制备质量是任何样品分析不可缺少的重
要环节,对分析结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长期以来,分析样品处理和试样制备一直是整个分析过程
中最费力、费时的一个环节,也是分析工作中薄弱的环节之一。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应该充分重视分析样品处理和试样制备。为此作者编撰了《分析样
品制备》一书,收集了近千例各种分析样品的预处理与试样制备方法,涉及地质冶金、石油化工、农业
轻工、生物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侧重于实用,对各种样品预处理和试样制备的具体操作
有较详细的介绍。
全书共分为12 章,分别为食品、生物样品、土壤、环境样品、轻工样品、地质样品、冶金样品、药
物及其它样品、微波消解技术、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及附录等。这本书突出的特点是第十章介绍了当时刚
刚兴起的“微波消解技术”,对微波消解新技术的原理、设备、特点与应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微
文章引用: 付梦蕾, 曲有乐, 马密霞, 韩谢. 书评:《分析样品制备》[J]. 微波化学, 2018, 2(1): 7-14.
DOI: 10.12677/mc.2018.21002
付梦蕾 等
波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分析样品制备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且将日益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微波是电磁波中位于远红外与无线电之间的电磁辐射,其频率范围为300~3 × 105 MHz ,在工业及科
学研究中四种常用的微波频率是915 ± 25 ,2450 ± 13,5800 ± 175,22125 ± 125 MHz ,其中最常用的是
2450 MHz 。常见的微波系统输出功率是600~700 W ,在5 分钟内约释放出43 kcal 微波能量。与传统加
热技术不同,微波加热是一种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