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
PAGE
PAGE 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考点突破
1. 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2.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从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及其边界,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3. 说出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难点: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
概念: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分类: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内、外力作用比较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二者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具体如下表: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主要表
现形式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内、外力作
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两者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强烈的表现,图中的峡谷显现出“一线天”的壮美景观。流水的这种侵蚀作用进行得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天长日久,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巨大峡谷的形成,往往是河流的侵蚀作用与内力作用导致的地壳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重要提示】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③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图中绿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红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 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如下表:
板块边界
边界
类型
宏观地形
图示
实例
挤压碰撞
消亡(挤压)边界
两个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脉、岛弧
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
彼此分离
生长(张裂)边界
板块张裂地区往往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成因
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
当岩层受到的挤压或拉伸力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块沿断裂面产生明显位移
形态特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
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
岩层新老关系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中间上升,岩块成为块状山地,如泰山、庐山
中间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疏松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图示
地垒 地堑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概念
产生的地形
类型
火山喷发
岩浆喷出地表,是一种岩浆活动
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地震
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是一种地壳运动
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随堂练习】
下列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 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 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答案:A
思路分析:外力作用会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故A错。
例题1 (四川卷)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十四课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十课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课下能力提升十一庖丁解牛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课下能力提升十三阿房宫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课下能力提升十四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课下能力提升十过小孤山大孤山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doc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专题复习(一)简单电路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8-2019化学新设计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4章第四节 氨 消酸 硫酸 第2课时 .ppt
- 2018-2019化学新设计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4章第四节 氨 消酸 硫酸 第1课时 .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洋流的分布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化石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学案湘教版选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发展多元化的能源系统学案湘教版选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