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金融危机起源政治经济学分析.docVIP

对当前金融危机起源政治经济学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当前金融危机起源政治经济学分析

对当前金融危机起源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霸权两个大的层次上对当前金融危机起源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这次危机是由积重难返的三十年保守主义政策和二战后美国不断强化的霸权逻辑共同作用使然.这体现着美国特有的周期危机和霸权悖论。   关键词:金融危机;保守主义;周期危机;金融霸权;战后国际金融制度;霸权悖论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3-0108-03      2007年夏.由美国华尔街涤荡开来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尽管现在它的高峰已过,但仍在持续发酵。依据现在的观察,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7年7月一2008年9月中旬,危机表现为一场规模有限的次贷危机.集中于次贷相关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第二阶段为2008年9月中旬―2008年10月中旬.雷曼的破产引发了金融市场大面积信心危机,流动性紧缩从货币和信贷市场迅速传递到全球金融市场.使得规模有限的次贷危机上升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第三阶段为2008年10月中旬―2009年6月,黯淡的宏观经济前景导致银行的资产继续下跌.而银行虚弱的资产负债表又迫使其进一步削减信贷规模。形成了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下降螺旋关系;第四阶段为2009年6月至今,世界经济在新兴经济体的拉动下出现复苏迹象.正在沿着u型曲线的谷底缓慢上爬,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数量庞大的银行有毒资产也有可能使经济运行“二次触底”。较之1999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这场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更长、作用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大、影响更为深远,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的近20年里,最有可能对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变革作用的一次金融危机。      一、积重难返的三十年保守主义政策周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刻原因      1三十年铁律:美国政治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和无法自我克服的先天性缺陷,这个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瘤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实现彻底根治。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核心见解。1933年“罗斯福新政”和1936年“凯恩斯革命”使资本主义正式借助国家干预主义这根稻草,惊险无比地逃过了1929―1933年这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劫难.并使之在二战后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然而.自由竞争对国家垄断的暂时妥协并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良药。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tlation)危机使需求管理政策再也无法自圆其说.新自由主义政策卷土重来,重新成为官方经济学。但是,20世纪80年代英美新保守主义政党所探索的改革和治理也没有将资本主义带出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泥潭。随着“华盛顿共识”实践的失败、“新经济”现象的终结、乔治?沃克?布什(GeorgeWalker Bush)总统单边主义的黯然收场.2007年7月次贷金融危机登场了。西方学者中也有深刻洞察这种周期性危机的。已故美国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Sehlesinger,Jr)在1987年出版的《美国历史的周期》(The eyeles of American History)一书中,从意识形态变化的角度。将美国政治历史看成是每30年一个周期的循环过程。其中一个15年是公共目的取向的自由主义时期.另一个15年则是私人利益取向的保守主义时期。自由主义占据主导的意识周期易于陷入权力的腐败,而保守主义周期则导致对金钱的贪欲;与这两种主义相呼应。美国政治总是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大政府和小政府的两端之间徘徊,其周期是大约三十年的一个代际。   2、美国保守主义周期的开始:凯思斯经济学失效、里根经济学登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状况使主导战后美国经济政策三十多年的凯恩斯经济学遭到了巨大挫折。60年代因越南战争升级和“伟大社会”建设导致社会开支猛增.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于1968年曾创记录地达到252亿美元.而到1971年6月底财政年度结束时,仍高达232亿美元。1969―1970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以刺激经济回升.1971年经济虽已复苏.但是失业率仍然高达6%,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了4.5%。同时,随着美国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和德、日等国的重新崛起,到1971年5月美国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以后赤字不断扩大,黄金储备也不断下降,美国政府再也无力支持35美元/1盎司黄金的固定汇率,1971年8月战后初期美国主导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尼克松总统后期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前后矛盾、犹豫胆怯,经济环境愈发动荡.时逢石油危机,石油价格整整涨了4倍,加上美元贬值、工资物价管制到期自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