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PAGE PAGE 14 单元质量检测(四)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o1(嵌岩窦穴        嵌:形容山石如张口的样子,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徘徊不忍去)) B.eq \b\lc\{(\a\vs4\al\co1(进乎技矣       进:超过,技经肯綮之未尝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C.eq \b\lc\{(\a\vs4\al\co1(身七十余战      身:亲身(参加),期山东为三处 期:等待)) D.eq \b\lc\{(\a\vs4\al\co1(覆压三百余里      覆压:覆盖,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顺着次序传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期山东为三处 D.宋将军故自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o1(过夕乃可饮,平明,汉军乃觉之)) B.eq \b\lc\{(\a\vs4\al\co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为若德)) C.eq \b\lc\{(\a\vs4\al\co1(官知止而神欲行,善刀而藏之)) D.eq \b\lc\{(\a\vs4\al\co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复以小艇游庙中))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常岁赋敛百姓 D.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5.名句默写。(6分) (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阅读鉴赏(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①《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②《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船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④其实,项羽“身死东城”,自古以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