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pptVIP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

* 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学习导引 内容概述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智慧是命运的一部分”。歌德说:“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们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们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我们说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有三:学习、从师、读书。 《劝学》运用大量比喻,进行形象化论证,告诉我们“学不可以已”,这样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矣”,才能“圣心备焉”。 《师说》针砭时弊,说理透辟,笔锋犀利,告诉我们“从师”是得“道”、受“业”、解“惑”的需要,择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谈读书》举例论述,正反论述,比喻论述,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从个人感受角度阐释了读书的目的、关键、方法等。 学法指导 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文言文的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 1.诵读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 朱熹认为“诵读”应“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叶圣陶认为文言诵读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的。 2.诵读具体应做到:读准字音,弄清节奏,把握语气。 节奏包括停顿、语速。一般叙述、写景的文字,情绪平静、气氛庄严、行动迟缓,还有较难理解的字句等,语速都要慢一些;悲哀的文字,应读得深沉、清晰、速度稍慢;情绪紧张、热烈、兴奋、慌乱以及激昂慷慨、愤怒、驳斥等内容,语速要快。 文言文诵读的语气,除了语法语气、感情语气外,还有文言虚词的语气,要把握“轻重有别”的原则,还要注入真情,以情带声。 1 劝 学 开篇得益 课前预习 文本精解 课堂演练 美文赏读 素材积累 开篇得益 劝 学 孟 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鉴赏:此诗通俗易懂: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知识不能让自己增长才干。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强调了实践和学习的重要性。石要击“乃有火”,人要学“始知道”;而且,“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知。所以,作者最后落脚到勉励我们青少年惜时如金,及时勤奋攻读,从学习和实践中增长才干,早日成才,以免“老大徒伤悲”。 课前预习 一、资料卡片 1.走近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名况,字卿,后世也称荀卿,赵国人。他曾游学于齐国和楚国,晚年教授弟子并从事著述,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散文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文章多用排比,善用比喻,语言质朴,说理透彻。 2.写作背景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3.相关知识 (1)荀子文章的特色 荀子的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即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恰当的比喻可使文章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二、知识积累 1.通假字 (1) 使之然也(      ) (2)虽有槁暴(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君子生非异也(      ) 答案:(1)“ ”通“煣” (2)“有”通“又” (3)“知”通“智” (4)“生”通“性” 答案:(1)横渡 终止 与世隔绝 非常 (2)强健有力的 有余 2.一词多义 答案:(3)凭借,利用 假装 (4)介词,从 介词,比 介词,向 (5)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递进 答案:(1)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2)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3)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4)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5)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6)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 (7)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木直中绳, 以为轮(      ) (3)登高而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