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走进化学世界.doc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常见的一些化学容器名称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探究物质变化的四个实验
实验1-1:水的沸腾
实验现象:水沸腾,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遇到冷的玻璃片又凝成小液滴。
实验结论: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后又变回水,全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2:胆矾的研碎
注:杵(chǔ)、研钵(bō)
实验现象: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固体
实验结论:胆矾研碎后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实验1-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澄清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胆矾溶液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实验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块状固体逐渐减少,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1
液态水
液态水
实验1-2
蓝色块状胆矾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1-3
蓝色硫酸铜溶液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实验1-4
颗粒状石灰石
二氧化碳气体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举例说明两种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
4、两种变化的比较归纳: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特征
实例
判断方法
联系
(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探究物质的性质的实验
实验1-5: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取一根小木棍(或火柴)在空气中点燃,先后慢慢地分别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实验现象: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实验结论: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
3、物理性质:
(1)熔沸点:
①熔点:
②沸点:
(2)质量:
(3)密度:
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实例
区别
5、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合作探究
(一)、变化与性质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区别
(三)、物质变化和性质习题解法
1、根据定义判断。
2、根据汉语表述词语使用特点判断。物质性质常用词语:
反思整合
[达标测试]
1.探讨如何区分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2.下列表达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
(1)木柴燃烧 木柴能燃烧
(2)铁生锈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胆矾溶于水 胆矾易溶于水
3.从阅读材料中寻找: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提升]
由于氢气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通常用氢气充气球,氦气比氢气稍重,但性质稳定,不容易燃烧。1999年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该店外挂满氢气球,店的周围站满了入店的人。在拥挤中有氢气球被挤爆,遇到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导致约2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灼伤。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说明了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2)试解释爆炸的原因。
(3)从安全角度出发你认为可用什么代替氢气填充气球,说明理由。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