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正兴铜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矿产勘查.PDF

云南正兴铜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矿产勘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正兴铜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矿产勘查

第9卷  第3期 矿 产 勘 查 Vol.9  No.3                                                             2018年3月 MINERAL EXPLORATION March,2018 云南正兴铜多金属矿矿床特征 及成矿机制 李建峰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21) 摘  要  云南正兴铜多金属矿研究区位于我国云南省兰坪—思茅盆地内,属三江南段,是我国南方“三江成矿带” 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研究区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构造活动强烈,构造迹象明显,火山活动也较发育。 利用地质综合手段明确了构造的深部特征如产状、切割深度、属性等,以及区内岩浆岩发育形态及规模 等。 确定了矿体赋存于普洱中轴断裂两侧的次级构造带内,受成矿机制影响矿体形态呈细脉状、条带状、 透镜状、鸡窝状等。 该矿床成因主要为受构造与地层联合控制的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 通过对其研究建 立了正确的成矿模式,以期指导该区及整个区块内的下步找矿工作。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机制  三江成矿带  云南 - - - 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7801(2018)03 0381 07 冲—推覆构造,沿一些山间断陷盆地或盆地边缘坳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陷,沉积了巨厚红色建造和含盐系地层(付修根, 研究区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 2005;李峰和甫为民,1991;李峰,1994)。 伴随着构 (朱多录,2013)南段,三江成矿带兰坪—思茅中、新 造演化发展,海西期、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岩浆(段 生代盆地南部(程裕淇,1993;杨鑫等,2011;石海岩 继云等,2010)侵入岩活动较为发育。 等,2016),普洱中轴断裂带上(管烨等,2006;何龙 清等,2004;王安建等,2009)(图1)。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兰坪—思茅盆地的形成经过了漫长、多期次的 21  地层 演化阶段,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同时形成了不同地 层建造:① 晚古生代—二叠纪,伴随拉伸、俯冲消 研究区位于华南地层大区(刘家军等,2000;刘 减、闭合作用导致裂谷消亡的发展变化,发育了具有 家军和李朝阳,2000)兰坪—思茅地层分区的景谷 弧、盆组合特征的地质格局,沉积了石炭纪、二叠纪 地层小区,以上古生界二叠系和中生界白垩系红色 等大量碎屑岩、碳酸盐岩;② 晚三叠世末期滇西地 地层为主(表1)。 以普洱中轴断裂(F7)为界,西部 区的拉张仅限于裂谷水平,在全面汇聚拼接形成古 出露的下白垩统景星组(Kj)为一套陆缘近海湖滨 1 特提斯造山带期间,属于碰撞后裂谷,沉积了三叠 浅湖相复成分砂砾岩建造;南新组(K n)为一套河、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