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例研究实践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例研究实践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例研究实践探索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内地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例研究”已成为中小学倍受关注的教学研究策略和教师培训策略。心理课例研究相对而言是个处女地,亟待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笔者在多年心理教研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课例研究的基本理念,在心理学科开展了一些课例研究的尝试,旨在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例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12-0004-04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是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它对教和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中国内地,“课例研究”一般称之为“教学研究”,简称“教研”(Teaching Study)。教研活动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并且一直是内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心理学科也是如此,多年来我们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推进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传统的心理教研活动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往往呈现出活动的事务性、操作的随意性、开设的临时性等特征,研讨重点往往放在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评课时的话语方式也大多是概括性的语言,而非课例研究倡导的描述性语言,与专业化、规范化运作,以阐释性探究为主要研究范式的课例研究相距甚远。因此,笔者在多年心理教研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课例研究的基本理念,在心理学科开展了一些课例研究的尝试,旨在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 教学主题的选择与实施      1.教学主题: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出现早龄化,60%的学生在初中预备年级前后就进入青春期,社会经验比以往学生更加丰富、更加深刻。这些“发展”既有它的作用,也存在不利之处。笔者通过对上海市几所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对于青春期有关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是“无知”,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卫生保健,甚至心理上出现很大的“波动”,思想压力大,情绪低落,成绩大幅度下降。虽然说现在小学生中就已出现“早恋”现象,但对绝大多数初中预备年级的学生而言,对于“早恋”的内涵、概念等基本一无所知。这种现象通常被教师们称之为“心理的早熟与青春期知识的空白”,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其后果往往是不好控制的。因此本次心理课例研究的教学主题我们选择了针对初中生进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实施:四轮心理课例的同课异构及研讨   教学主题我们选择了针对初中生进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青春与美丽、青春期异性交往等话题,每个话题有两位心理教师针对自己学校、具体班级的情况进行同主题异构教学(具体教学安排见表一)。   表一 心理课例研究教学安排表      每一节课结束后,全区的心理教师都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热烈探讨。其中有上课老师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自己的困惑,也有观察员报告观察结果,全体老师再展开热烈讨论,有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收获,有的提出改进建议。如对于教学素材的利用,对于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课例的设计容量是否合适、老师现场应对学生非预期反应的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均出现了不同意见,大家在发言中增进了认识,获得了解决办法。   以《花季心语之异性交往》为例,由于学生现场非预期反应非常多,教师对这些非预期反应大多采用了追问、跟进等方式展开,因此课的节奏没能按照原计划进行,到下课时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学内容,心理老师便机灵地告诉学生下节课继续讨论剩下的问题。评课时,针对这节课的节奏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一课时完成,许多问题讨论应当压缩;而课例研究主持人安桂清博士认为,这节课从心理辅导角度看,方向对了,给足时间把学生行为背后的理由挖出来,没有明显的价值导向色彩,心理课就应该让每个人都找到心理的出路。   可以说,每一次研讨结束时,在场的老师都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在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大家对心理课的实施形成了一些共识,如老师们大多赞同心理课还是需要一定的价值引导,但应多元化,且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心理教师大多感到孤独,校内研讨机会少,那么如何建立近距离的备课、研讨机制,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老师们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议。   几轮观课评课后,笔者都作了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课例研究活动的思路是双方面整合,一是和课例研究整合,二是与市里组织的心理学赛课整合。针对心理老师们的课,笔者也从教研员的角度提了如下教学建议:1.作为心理课,暖身活动不可少;2.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要增强;3.传统的板书应当利用,可以用来概括、衔接和最后的总结;4.题目太大,要缩小。并希望大家思考这次与课例研究相整合的公开课活动与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