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光的目录学思想发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耿文光的目录学思想发微   摘 要:耿文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研究耿文光的目录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耿文光生平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目录学》等著作中蕴涵的丰富的目录学思想,对今天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仍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9-0135-03   关键词: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目录学思想   1 耿文光其人   耿文光(1830―?),山西灵石苏溪村人,清同治壬戌(1862)科举人,官平遥县儒学训导,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耿文光生于“多藏书,兼设书肆”的“耕读之第”“自幼嗜书成癖,平生志在读书”。五岁认字,楷篆并识。十六岁就读完《十三经》,还读了几百首诗、几十篇古文和八股文。他自十九岁应秀才考,咸丰二年(1852),他捐纳海疆经费,得叙国子监典籍;咸丰三年(1853),捐纳本省军需,得叙国子监典簿。他二十六岁才中试,三十三岁中同治元年壬戌(1862)科举人,后来应考了几次进士都未得中,四十三岁应会试落选后,筑室藏书,闭门教读,五十岁以后又应会试落第。光绪十五年(1889),为生计所迫,他参加了“大挑”之试,被选二等,任职平遥儒学训导。之后,山西学政王可庄知他为“积学之士,且属教职中第一流人物”,曾保举去做知县,但他以年老为由谢辞,仍嗜书如命,“年将八十犹读书不辍”。为生存,晚年的耿文光“复卖书自度”,约于宣统二年(1910)“终于教馆任所”。耿文光虽逝,但他的著述存世,精神不泯。另外,耿文光兼通医道,广施药物,救济贫苦。光绪三年(1877),山西大旱,其曾捐钱四百五十吊,救济灾民[1]。   耿文光博览群书,尤精目录之学,一生可谓集读书、教书、藏书、著书于一身,人称“藏书宏富,著作等身”。同治九年(1870),耿文光已藏书8万余卷,并建“万卷精华楼”于苏溪村耿宅下河滩院。“万卷精华楼者,因是书采万卷之精华,遂以名其楼也。藏书者,自藏之书,非其所藏不录也。”耿文光的藏书之富,可与清代山东聊城杨氏的海源阁、江苏常熟瞿氏的铁琴铜剑楼、江苏吴兴陆氏的?z宋楼和浙江钱塘丁氏的八千卷楼媲美,耿文光是我国民间最大的私人藏书家之一。   耿文光素性恬淡,蔬食布衣,将购书、藏书、读书、著述视为平生最大的乐事。他“家道素丰,以购书致赁。”而这时的耿文光仍称“俸金之人,足以购书,苟得以广所未见,则后之所聚,定胜于前,而笃嗜如吾,至老不衰矣”。耿文光藏书的目的在读书、“博采学识”中研究学问,同治九年编《仁静堂书目》8卷,同治十三年(1874),编《目录学》20卷。光绪十三年(1887),著《万卷精华楼藏书丛记》,共4部45类,146卷。光绪十四年(1888),又为专考古书,编订了《紫玉函书目》。光绪十五年(1889),完成了《苕溪渔隐读书谱》。民国二十三年(1934),山西省组织学者名流成立“山西文献委员会”,审定编辑《山右丛书》,将《万卷精华楼藏书丛记》《目录学》列入丛书第一部文献首先出版。时有报刊曾报道过此事:“海内学者以先睹为快。”今耿文光的传世之作《耿氏丛书》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存藏,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珍贵的遗产[2]。   2 耿文光的目录学思想   光绪元年(1875),耿文光著手编著《万卷精华楼藏书丛记》(有《山右丛书》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铅印本),“凡九阅寒暑,四易其稿”“博考群书,默参校法,精心鉴别,以求一是”。至光绪十三年完成该书编撰工作,后来因为颇觉芜杂,去掉“丛”字,而内容未动。耿文光自序著书用意,谓除防散佚、广见闻而外,尚有四事:一自课、一训俗、一考藏书、一当笔记。全书“分门别派,按部读书,据书编目,因目知书”“丛记者,前后无次,多寡不伦,体例未赅,异于诸目,故曰丛记”。后因省名,而去“丛”字。“丛稿”其初名也。全书共4部45类,146卷,著录书籍2,266种。该书被后人称之为“治国学者之大门径”,是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后第一部大型综合性提要式书目[3]。该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下设45个小类。它每记一书,首列书名、卷次,次为注释(著者、版本、题解),次录原书序、例、目录、跋语等,次录诸家评论,间附案语。   例如题记。耿文光撰《唐语林题记》:《唐语林》八卷(宋王谠撰),惜阴轩本,原本久佚。《四库》馆本采自《永乐大典》,李锡麟重刊,前有引书目。原本采小说五十家,分为五十二门,其上三十五门出《世说》,下十七门,正甫(王谠)所续,总号《唐语林》。《大典》所载,凡四十八家,聚珍本以《封演闻见记》《虬髯客传》补入,以还五十家之旧。第八卷记《御史台记》三篇甚详。诸家所记,多载当时御史事迹,戏笑之言,此则录其要节,多记典章故实。其他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