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欢乐》的二元对立叙事艺术
摘 要:莫言在小说《欢乐》中展现了以下三个二元对立的叙事元素:“欢乐”与其文本含义的对立、“土地”“绿色”与文本含义的对立、理性哲理内涵与非理性、非逻辑的对立,形式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欢乐》的意蕴得以深刻地呈现,既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又深化了文章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二元对立 叙事艺术 《欢乐》
莫言的《欢乐》发表于1987年,小说讲述了农村青年齐文栋,承载着家庭以及人生全部理想五次参加高考,结果五次落榜,最后在人生理想破碎、精神幻灭的癫疯状态中喝农药自杀,至此终于走上了永恒的“欢乐”。全书呈现的所有人物有二十余人,但所展现的社会关系复杂,充分展现了20世纪80-90年代的农村城市社会生活现象和一部分人群的生存状况。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欢乐》绝不是仅有一个主题来阐释它的意蕴。文本的形式是对内容更好的补充,也可以让内容得到更深刻地呈现,从而使读者更准群地理解内容。莫言的作品之所以有很强的文学性正是因为他的形式出彩,敢于尝试各种艺术手法,打破传统小说创作的结构模式,推陈出新。在小说《欢乐》中,充满了二元对立的叙事艺术特色,这种深层结构的张力性表现在外,就形成了言语(表层结构)的力量性。从“结构”的角度看这一文本并对其进行共时性研究,对文本结构内部各个成分之间进行拆解,我们会从其中发现很多种区别性的对立关系。把握这种对立关系的矛盾性,正是深刻理解文本含义的有效方法。作者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深刻地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存状况的反抗、挣扎、无法摆脱的困兽之斗,体现了作者对绝望虚无的生命意识的抗争和反思。
一、“欢乐”与其文本含义的对立
作者大胆尝试用第二人称手法写主人公齐文栋的生存状况,他的家庭挣扎在贫困中,这也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枷锁。在这沉重的镣铐下他背负全家的希望一次次考大学,但一次次落榜。除了自己人生的无法“翻盘”,他还目睹了各种丑恶的现实:全家那种利害相关不能称为“爱”的爱;王天赐因为鸭子吃了他的菜就打死鸭子残酷报复;建仓与他的“老婆娘”的不伦之恋;基层政权与百姓的趋炎附势,唯利是图;鱼翠翠一生短暂且卑贱,死后也无尊严;共产党员高大同因为妻子的背叛发疯……全篇都是在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下,自己无法支配人生也无力摆脱人生,只是想方设法使用各种伎俩挣扎生存的小人物。全文都没有任何使人感到轻松、欢乐的内容,甚至连希望也不曾看到。全篇都充溢着压抑、死亡、绝望、痛苦、恶心、卑贱……然而文章却以“欢乐”为题,这不是极大的反讽么。在这种矛盾对立中,“欢乐”绝不再是精神的愉悦,而是对抗绝望与虚无的精神的疯癫状态。
另外,每当齐文栋处于自己无法控制的痛苦境况中无力自拔时,作者偏要开始写“欢乐”,这种对立和矛盾更深刻地体现了主人公的无奈、绝望、无力抗争、痛苦到极致的情感状态。因家中无势力也无见得到的前途可言,哥嫂生三胎后,被乡政府计划生育拿来作反面典型,在一家抗争后,嫂子仍然被强行结扎,在一家乱了套的时候,齐文栋给豆子喷农药,“你用力、发疯般地摇动把柄,喷粉器发出要撕裂华丽天空的痉挛般的急叫声,你感到一种空前的欢乐!欢乐!欢乐!欢乐!”接连四个“欢乐”连在一起,这种强调给人以强烈的反讽,主人公的情感已是对痛苦的超越,欢乐的颠覆。“你生来睫毛稀疏!在周身针扎般的疼痛中,你还是感到了蚀骨的欢乐。欢乐!欢乐!!欢乐!!!不在欢乐中爆发,就在欢乐中灭亡!”文中不止一次出现这句模仿鲁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话。《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民众的“沉默”发出了声嘶力竭地指斥,正如这让人愤怒悲哀的“沉默”一样,莫言对“欢乐”也进行了抗争。这种“欢乐”实则是痛苦的麻痹,精神“不在场”的软弱状态。《欢乐》的精神内核也暗合作者对生命的虚无绝望意识。
齐文栋的乳名为“永乐”――永恒的欢乐,这也是对他卑贱苦难的一生的讽刺。在生活的重压下,欢乐似乎永远和他无缘,即便是在和“冬妮娅”的短暂的恋情中,他所感受到的,除了性想象引起的羞耻感,还有无处搁放的自尊。萌动青春中的这点不切实际的追求,使他更加无法接受如果考不上大学就不得不娶孙大保家的瘸腿闺女这一现实。直至他喝下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你飞翔着,盘旋着,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间里,你感到轻松自由、无拘无束、肉体不痛苦,灵魂不痛苦,你宁静,无欲无念,你说:欢乐呵,欢乐!”只有这最后一刻的欢乐,或许是真正的欢乐。对于齐文栋,只有死,才能“永乐”。
二、“土地”“绿色”与文本含义的对立
土地孕育着绿色,也承载着绿色。土地意象是当代乡土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如艾青的大地母亲意象,象征着养育我们的母亲,是坚实的依靠,是培育生命的源泉。绿色象征着收获、生命、生机、活力、希望、光明。这些在传统作品中常见的正面的意象被莫言大胆颠覆,这是莫言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