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范之美为真美
【摘 要】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字正腔圆”是指语音准确规范、声音圆润集中,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吐字发声的共性要求与衡量标准。“字正腔圆”其实是美的代名词,然而在现实中却常常成了呆板拘谨、装腔作势的“替罪羊”。规范并不是一种枷锁和束缚,它其实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自由和美。在众语喧哗、人声鼎沸的大传播时代,我们应努力在规范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以事醒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美愉人”。
【关键词】语言传播 字正腔圆 美感
正如常有人对“播音腔”口诛笔伐一样,谈及“字正腔圆”,多少也存在些偏见和误解。著名语言艺术家言菊朋先生说:“腔由字生,字正而腔圆”,字和腔密不可分,所谓“字正”,是指语音准确、明晰规范,“腔圆”则是指声音圆润、集中自如。
从广义上讲“字正腔圆”是世界各个民族所共有的对语言艺术的要求,即语言的清晰纯正和声音的悦耳动听,以及感情的生动自然。具体到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它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吐字发声的共性要求与衡量标准。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常用“字正腔圆”来形容说话拘谨刻板或装腔作势的播音员、主持人,实际上在这个表述中,“字正腔圆”的所指是一板一眼、矫情做作、拿腔拿调等与“字正腔圆”的真正涵义背道而驰的说话状态或言语方式。所以“字正腔圆”便成了语言功力不足、偏离创作道路的“替罪羊”,但是这也较准确地映射了受众的真实反馈:希望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扎实锤炼语言功力、提高业务水平。
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开幕之际,一段约20位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播报同一条消息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大家非常热烈的讨论,该消息的内容是:“高举旗帜,奋力开拓,铸就辉煌业绩;领航中国,信心满怀,共创美好未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八号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各位主播的播读方式各不相同,其中“央视一哥”康辉明快自如、铿锵有力的播报风格赢得了观众一致赞赏,他的语音规范、态度鲜明、感情真挚,所以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而有的主持人则像说大白话似的、连滚带爬一读而过,字都没说清楚,更别谈情感的集聚和运动,更遑论将全国上下对这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的丰富情感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来,观众听了自然没有太多感染和共鸣。康辉自成一体的娴熟播报风格早已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的解说中,在对2012年世界末日谣言的精当点评中,在党的十八大报道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播读中,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现场解说中……康辉也都是字正腔圆、字字珠玑,他“字正腔圆”的语言功力可见一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中,康辉温馨俏皮地播读新年祝福语:“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先暂且不论文字的构建和组织,以及话语样态的自如转换,在各种语体“字正腔圆”的表达中,并不会让人觉得呆板乏味、生硬违和,反而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真诚自然、温暖亲切,倍感能量和鼓舞!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迅速发展、传播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节目形式和内容的纷繁多样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更高层次的要求,其实国家层面的政策方针早已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在今年1月5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文字语言,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其中,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众所周知,不仅仅是在中国需要推广标准语言、增强语言认同,国外亦是如此。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也同样是招募拥有纯正伦敦音、“字正腔圆”的播音员、主持人来捍卫英国本土的标准语,因为规范使用共同语言,是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也正因如此BBC才能成为全世界各国学习标准英语的范本和标杆,正如《新闻联播》在汉语学习中的地位一样。
“字正腔圆”包含着规范和美感两个层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方明老师说,好的播音,应该让人“听清字儿,听懂事儿,品出味儿”,即张颂教授曾提出的语言传播的“对不对”、“准不准”和“美不美”三个层次,它是从通俗易懂到明白晓畅再到清晰优美逐层提升的概括。首先之于规范,在实际播音创作中,很多人认为一“规范”就不美了,认为规范束缚了情感的生动表达、捆绑了个性舒展的拳脚,①于是沉迷于自我的“风格”中闭目塞听、足之蹈之,然而却离“风格”越来越远。实际上任何风格的形成都不是空中楼阁,它们都是以扎实牢靠的语言基本功为底座的,“字正腔圆”是其基础也是核心部分。从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这四座高峰,到如今的方明、于芳、赵忠祥等一大批播音名家,他们都是基本功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规范和美感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即规范并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