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危险的公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警惕,危险的公益   环境保护和慈善公益两大主题先后被品牌滥用和玩废,重新包装的品牌使命(Brand Purpose)和强调社会价值的意义营销(Cause Marketing)成了甲方和乙方趋之若鹜的新宠小鲜肉。   讲真,一罐百事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瓶啤酒是不是就可以?   在百事可乐的“一罐可乐换世界和平”的广告搞砸之后,喜力啤酒试图用一瓶啤酒来弥合这个分裂的世界。   在这个名为“分裂世界(Worlds Apart)”视频中,喜力在类似宜家的一个空旷房间里做了一个有趣的社会实验。在这个房间里,他们把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个陌生人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相互认识、聊天、干活以及喝酒。   重点是,每个小组的两个人都是“敌对”的,只不过他们事先都不知道。女权主义者和仇恨女权主义的“直男癌”被分到一组;不能接受变性人的和变性人分在一组;环保主义者和环保怀疑论者被分到了一组。   看上去,他们相处的不错。直到他们被邀请观看对方之前的采访视频。在这些视频中,他们都陈述了各自鲜明的观点。你可以想象那一刻的尴尬场面。这时,他们有两个选择:选择离开或者选择留下来好好谈谈。   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当这些人真的坐下来,就着一瓶啤酒有的没的闲聊,以往的敌意甚至敌视都有所缓和。   截止目前,这个视频在“油管”上的观看次数已经超过了1千万次。来自《广告周刊(Adweek)》的统计显示,90%的观众都对这一视频都持正面的态度。这与百事可乐遭遇的一边倒的“喝倒彩”是截然两种待遇。三对走心的陌生人完胜一个走肾的美国名媛。   当营销手段的从创意转向技术,营销内容从理由(Reason)偏向了情感(Emotion)。在国民关注总值(GDA,Gross Domestic Attention)或者人均关注时长成为营销关键指标的今天,情感是补强定位战略和差异化竞争短板的重要战略武器。   ?o品牌以使命,给购买以意义,是情感营销的正确打开方式。   引领文化和潮流变革以及推动环境、资源和能源等社会议题的解决是品牌除了爆出负面之外,能够被“自然讨论”的机会之一。   在这一领域,环境保护和慈善公益两大主题先后被品牌滥用和玩废,重新包装的品牌使命(Brand Purpose)和强调社会价值的意义营销(Cause Marketing)成了甲方和乙方趋之若鹜的新宠小鲜肉。   但公益正在变得越来越敏感和危险。   正如我们无法保证病毒内容能够产生病毒营销,我们也不能控制品牌公益能够产生公益效果。品牌不仅丢失了掌控舆论的能力,也在逐渐被剥夺辩解和澄清的能力。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的网络和社交媒体,依靠人工智能和个性化推送符合读者口味的东西,让思维逐渐固化,让偏见走向极端。百事可乐和喜力啤酒两个案例,并没有本质区别,两者初心类似,创意和表达并无量级区别,但效果却大相径庭。   初心泛滥的公益红海   未来企业的成长的关键词不再是管理和利润,而是创新和增长。无论是传统的4P营销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还是新4C组合,即消费者(Customer)、情境(Context)、内容(Content)、社区(Community),可能都需要再加入一个P,即目的(Purpose)。   爱德曼最近发布的《品牌口碑2017(Earned Brand 2017)》报告显示,全球57%的消费者表示一个品牌在社会问题或者政治上的立场和态度会影响自己的购买意愿。和三年前相比,30%的消费者认为他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信念和价值观的考量比例在不断上升。信念驱动购买(Belief-Driven Purchase)在“千禧一代”已经占据主流(60%)。   爱德曼的这份报告进一步指出,23%的消费者愿意支付25%的溢价,以购买他们认为“代表自己价值观”并“反映共同关切”的产品。67%的消费者初次购买某一品牌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该品牌的表达的态度、观点或者立场。   一份来自《营销周刊(Marketing Week)》的报告数据可以作为参照。这份报告显示,2016年,联合利华旗下“有态度”和“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Living)”品牌贡献了公司60%的业务增长。这些品牌包括多芬和Ben Jerrys。   在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个企业基本素质的今天,植树捐款和志愿者活动已经丧失了新闻性和关注价值。在新的传播语境里,这被看作是企业的底线和常规。当地震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一个企业捐款的行为不再是新鲜事。相反,不捐则很有可能上头条。   公益已是一片红海,需要换个方法玩玩。   Vavven是一家来自澳大利亚的成人玩具公司。它有一个很奇葩的战略,“让快感助力公益(Creat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