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2
PAGE \* MERGEFORMAT3
PAGE \* MERGEFORMAT1
城市总体规划
课程作业
题 目 玉溪市老城区调查报告
学 院 资源环境学院
专 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指导教师 xx
姓 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x
2014年 9月 15日
摘要:玉溪老城至今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四山一水”自然格局;“两轴四门,九街九坊”的城市格局和“风车型”的街港格局。保留下来的民居和公共建筑等具有原真性和不可复制性。形成了玉溪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征。为今后规划建设城市风貌特色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玉溪老城,历史演变,空间形态
调查背景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滇中腹地,云贵高原西南边缘,分属云江和云盘江两大流域,北邻昆明市东南部与红河州截然,南接红河和思茅地区,西与楚雄相连。区内交通便利,213国道和1993年建成的与全国联网的昆玉铁路纵贯南北,形成云南省南北重要通道。玉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在历史上,玉溪被称为“省会屏藩”,是通往昆明的南大门。被誉为“滇中重镇”。
我们调查的玉溪老城,位于玉溪主城区,其四至范围:北至聂耳路,南临凤凰街,西至珊瑚路,东到福寿街,总面积为34.5公顷。玉溪老城至今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四山一水”自然格局;“两轴四门,九街九坊”的城市格局和“风车型”的街港格局。保留下来的民居和公共建筑等具有原真性和不可复制性。形成了玉溪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征。为今后规划建设城市风貌特色奠定了基础。
玉溪市老城区卫星图片
调查目的
通过对玉溪市老城区历史演变,地理位置,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的的特真进行调查了解,认识城市演变历程和老城规划特征,了解和学习老城区古建筑的构建特点和特色,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老城区及老城内的古建筑。同时也对我们做今后的规划建设城市风貌奠定了基础。
掌握前期调查研究的方法,理解掌握调查分析对规划设计的作用,意义和应用方法。
调查对象
玉溪市老城区
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拍照并记录相关信息,同时结合网络书籍收集相关卫星图片、历史资料、前人研究成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整理。
调查时间
2014年9月5号到15号。
六、调查内容
1. 玉溪市老城区的历史沿革
玉溪市老城历史悠久。先秦时属古滇国,汉武帝云丰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俞元县。汉蜀时为建宁郡俞元县地,两晋时为晋宁郡俞元县地。隋时置宁州总管府西彝地。唐贞观年间置求州,玉溪市红塔区即为所属。玄宗时,云南为南诏控制。萧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南诏以澄江为河阳郡,郡下辖温富州,温富州的设置使玉溪市红塔区在历史上开始成为州一级的行政单位。宋代大理国时为河阳郡修制部。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新兴州,隶属澄江府,明朝沿袭。辛亥革命后(1912年),国民政府撤销了府,州二级建制,由省直接管辖县,新兴州的建制被撤销,改为新兴县,管辖范围与原来的新兴州相同。1913年,因新兴县与广州肇庆的新兴县同名,又改名为玉溪县。中华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月1日成立玉溪县人民政府。随经济,社会的发展,1983年9月9日,玉溪县改为县级玉溪市,1998年3月15日县级玉溪市随玉溪地区改为地级玉溪市,玉溪市则改为玉溪市红塔区。
2. 玉溪市老城区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时间
名称
空间格局和空间要素
939年
(南诏)
休纳城
老城的雏形休纳城为主城,规模约十五公顷,成形长而狭窄,城内以钟鼓楼为中心,西向、南北向街道垂直相交于钟鼓楼。
1276年
(元代)
新兴州
土城在原基础上向东西扩张,城区规模约20公顷,城墙加高为一丈三尺(4.3米),厚五尺(1.7米)。
1567年
(明代)
新兴州
明代时,由于玉溪扼守滇中滇南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戍兵种田的一方重镇。将土城扩建成砖城,修护城河。城区主要向南北扩展城形东西长而南北窄。基本形成延续至今的城制。城区规模约30公顷。
1644~1911年
(清代)
新兴州
城市范围未变,开四道大城门,东城门(灵照门),建朝阳楼;南城门(凤凰门)建南熏楼;西城门(棋兴门)建阅嫁楼;北城门(龙马门)建拱极楼。正南和正北又各开一道小城门。
1911~1949年
(明国)
新兴州
城市范围未变,在南北两道城门外各加筑了一道半圆形围墙,并各建碉楼一座。将清代设置的“新兴州府衙”搬迁到玉峰书院,称“国民玉溪县政府”,设三堂衙门和监狱。州府衙门拆除以后,建成一条新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