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性质考试要点.doc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性质考试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性质 考试要点 基本概念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几个概念 ①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②点光源:忽略发光体的大小和形状,保留它的发光性。(力学中的质点,理想化) ③光能:光是一种能量,光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使被照物体温度升高,使底片感光、热水器电灯、蜡烛、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电池) ④光线:用来表示光束的有向直线叫做光线,直线的方向表示光束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上不存在,它是细光束的抽象说法。(类比:磁感线 电场线) ⑤实像和虚像 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光束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若能会聚在一点,则该会聚点称为实像点;若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光束仍是发散的,但这光束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则该点称为虚像点.实像点构成的集合称为实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肉眼观察.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lSAhxvt l S A h x vt 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比拟或者比波长小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将可能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二、反射 平面镜成像 1、反射定律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返回原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3.光路图作法——根据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画光路图。 4.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5.利用边缘光线作图确定范围 三、折射与全反射 1.折射定律 (荷兰 斯涅尔) ir i r ① 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常数,即 折射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 (θ1为入、折射角中的较大者,C为全反射时的临界角。) ④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⑤n>1 ⑥介质确定,n确定。(空气1.00028 水n=1.33 酒精n=1.6)(不以密度为标准) ⑦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1)与密度不同(2)相对性 (3)n大角小,n小角大 2.全反射现象 (1)现象: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速介质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加,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强度越来越弱,但是反射光线在远离法线的同时强度越来越强,当折射角达到90度时,折射光线认为全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全反射。 (2)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 入射角达到临界角,即 (3)临界角: 折射角为900(发生全发射)时对应的入射角, 3.光导纤维,海市蜃楼和内窥镜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棱镜和玻璃砖对光路的作用 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 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虚像向顶角偏移。 2.全反射棱镜 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4.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物理光学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 物理光学 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 光的波粒二象性 粒子性――光电效应 微粒说(牛顿) 波动说(惠更斯) 电磁说(麦克斯韦) 光子说(爱因斯坦) 光的波粒二象说 光的干涉 波动性 光的衍射 一、粒子说和波动说 微粒说——(牛顿)认为个光是粒子流,从光源出发,在均匀介质中遵循力学规律做匀速直线运动。 成功——直线传播(匀速直线运动)、反射(经典粒子打在界面上) 困难——干涉,衍射(波的特性),折射(粒子受到界面的吸引和排斥:折射角、不能一视同仁),光线交叉 2、波动说——(荷兰)惠更斯、(法)菲涅尔,光在“以太”中以某种振动向外传播 成功——反射、折射、 干涉、衍射 困难——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偏振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