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笔倏作变相
观察和实验 观察渗透理论原理 观察的客观性 审美静观 教材要点: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第十六章) 科学观察的定义 科学观察的原则 科学实验的定义 科学实验的作用 科学观察的定义 指在自然发生条件下(即不人为地干预、改变自然现象的本来面目),按照事物、现象固有的运动和变化有选择地感知客观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感知(康德认识论) 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的真实描述或判断。 事实Ⅰ:数字、图像 事实Ⅱ:结果的陈述 事实Ⅲ:理论上判断 经验事实-科学事实-客观事实 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原则的具体化:排除感官产生的错觉;排除先入之见;注意每一个细节;注意新的现象;使观察具有可重复性;及时作出准确的记录等。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观察 科学观察是有意察记: 意向性:不是随意的、无意的。 思维性:边看边想。 符号性:语言、文字、符号记录。 科学实验的定义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主动地干预和控制研究现象,以便在典型的或特定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利用实验获取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不同于其他认识的根本特征。 搜集和提取:蚂蚁、蜘蛛和蜜蜂(培根) 科学实验的作用 一、创造新条件,人为促成某种选定的相 互作用。 二、简化、纯化、强化自然过程。 三、加速、减缓、再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过程。 四、验证和发展科学理论。 经典论述:实验科学 恩格斯:从十字军远征以来,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产生了很多力学上的、化学上的以及物理学上的新事实,这些事实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已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制造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P532) 马克思:“物理学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到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 客观性:自在之物 列宁:“考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 列宁:“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 积累事实与解释事实 巴甫洛夫:“要使自己习惯于审慎和坚忍。要学会做科学中的起码工作,要研究,要比较,要积累事实。” “但在研究、实验、观察时,切不要停滞在事实的外表,不要使自己成为事实的档案保管者。要力图深究事实发生的奥秘。要百折不挠地寻求支配事实的规律。” 实验是新理论的始源 苏联物理学家瓦维洛夫:“任何物理实验如果它是精细的,它就具有独立的价值。但是在探索的、没有预料到的现象上很少是靠侥幸去进行实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进行实验是为了判断一定的理论体系的正误……实验给予的回答有时可能是意想不到的,而这时实验就成了新理论的始源。实验的最为珍贵的启发性意义也就在这里。” 实验是精确观察 法国科学哲学家皮埃尔·迪昂:“物理学中的实验是对现象的精确观察,同时伴随着对这些现象的诠释;这种诠释借助观察者认可的理论,用与数据对应的抽象的和符号的描述,代替观察实际收集的具体数据。” “物理学实验不满足于让我们了解粗糙的现象;它宣称要分析它,告诉我们最微小的细节和最精微的特殊性,并精密地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和特殊性的等级和相对重要性;它宣称以这样的方式给我们信息:无论何时我们乐意,我们都能够像报告的那样精密地重现该现象,或者至少重现在理论上等价的现象。”(《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P183) 最美丽的实验(贺天平等著,《科学实验之光》,科学出版社,2009,P129) 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哲学系教员克瑞丝请美国物理学家提名,发表于2002年《物理学世界》,按时间顺序排: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长(排名第7) 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2) 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8) 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4)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6)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5) 傅科钟摆实验(10) 密立根的油滴实验(3) 卢瑟福发现核子实验(9) 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涉实验(1) 延伸理解:观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薛定谔猫 电子运动 分形结构 科学观察过程中的主观性 观察目标:看什么?“饥渴的眼”。 思维过程:怎么看?交变图,格式塔 观察仪器:理论预设 描述语言:选择文本(通过书写固定下来的言谈) 观察渗透理论原理 古典归纳主义者和现代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观察层次处于科学知识结构的底层,理论层次处于上层,理论层次寄生在观察层次之上,观察层次不受理论的影响。 波普尔、汉森和库恩则认为:“观察渗透理论”。 爱因斯坦:“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语文通用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化模板 + 完整版提分攻略).docx VIP
- 期刊合作办刊协议书.docx VIP
- 驭胜s350维修手册及电路图n351整车电路图全.pdf VIP
- 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xls VIP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八 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七上语文常考必背重点知识梳理总结(答案版)【2024新版】.pdf VIP
- 最全面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0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