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不拘一格考虑和解决问题
学会不拘一格考虑和解决问题
明朝广东“神童”伦文叙的故事
明朝立国100多年后,广东出了第一个状元伦文叙。伦文叙是广东南海县人,他出身贫寒,却颇有文才,年青时受到许多困苦折磨,以后显贵不忘出身,对于广东的贫民作了一些好事,死后几百年的今天,乡里父老还乐于讲一些关于他的“野史”。
我这里讲一些关于他13岁左右时的故事:伦文叙家里很穷,他读一点书,但教的老师不是和尚就是落第的“落魄文人”,因此他不是什么名师大儒教出来的门徒。
父亲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平日要卖菜谋生,他变成了一个“卖菜仔”。有一次他卖菜经过一个胡员外的家门,看到一副对联,写得虽工整,但是却不合封建的礼教,于是就改人家的对联,因此而认识了胡员外,胡员外也很欣赏他的文才,觉得这个“神童”果然名不虚传。
有一天伦文叙送菜给胡员外,胡员外就叫伦文叙进他的书房,并拿一幅他先父买的苏东坡《百鸟归巢图》的真迹画要他题诗。
伦文叙很欣赏苏东坡的画,略为思索就挥笔直书一句:“天生一只又一只”。旁边的人一看就大失所望,这是什么诗,又无韵又无味,平淡无奇。再看他写第二句:“三四五六七八只”,更是差得连四岁孩子都可以写得出。
围观的人当中,有一个就是原来写胡员外的门外对联的师爷,这时就乘机冷嘲热讽。他心中的确不愉快,他原来写了30多首准备题在苏东坡画上的题诗,却是没有一首被胡员外采用,而现在胡员外却请这个被他所看不起的“嘴巴无毛的穷卖菜仔”题诗,真是有眼无珠,他这时就在旁边兴风作浪,想要赶走伦文叙。
胡员外也是有些失望,觉得外人传的“神童”只不过是虚夸之词,看他写的这两句诗根本不是什么入流的东西。
伦文叙却神色自若,不顾旁人的讽刺,再写下一句:“凤凰何少鸟何多?”这里是奇峰突起。
再看他写的最后一句:“啄尽人间千万石。”
如果你把“巢”和同音的“朝”联系起来,这诗就是指:在这世界上有贤能的人不多,总是忠良寥落,奸佞当朝,这些“鸟”啄尽人间千万石,弄得民不聊生。这诗的确是好诗。
诗是不错,可是和东坡的画“百鸟”有什么配合的地方呢?以前的人要在画上题诗词,这些文学必须配合画意,不然你画“风花”,他题“雪月”,就会变成牛头不对马嘴,大煞风景。
大家还是看不出伦文叙的诗前两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伦文叙就解释:“天生一只又一只,不是有两只吗?三四五六七八只,你看3×4=12,5×6=30,7×8=56。你们把2+12+30+56算一算就可以得到100了!这图不是讲百鸟鸣?”这样一解,诗的确配合画。
大家才恍然大悟,盛赞好诗。胡员外拍案说:“的确是绝妙好诗。”
我不知道这故事是不是真的,中国人最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伦文叙后来考中状元,于是许多人就把阿猫阿狗做的一些好事都算在他身上。如果他不幸运考几次不中,再继续做“卖菜伯”或卖“牛腩面”,就算他小时写过这样的好诗,人们也会把这诗说成是另外一个“王八蛋状元公”小时写的,他想翻案都翻不成,真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是很欣赏这个故事里伦文叙的才情敏捷,而且有数学头脑及不落俗套的诗歌,这真是广东人可以骄傲的一个人物。我只是感到遗憾:从宋朝以后这些要考状元的人,只要读四书五经及一点诗词,满腹都是圣贤道理,不像在唐朝初时还要读一点如《周髀算经》、《孙子算经》之类的数学书籍,于是做大官的,除了在搜刮民指民膏时懂得用一点加减乘除外,数学多是一窍不通,于是我们中国人的数学就不能蓬勃发展,以致落后人家了。
如果伦文叙小时也懂一点数学书,我肯定他以后会成为明朝的大数学家,可能连我以后见到洋人都要捧出伦文叙的名,还说他也是我的本家哩。
爱因斯坦少年的故事
现在我要讲一个比较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少年的故事。
爱因斯坦在德国慕尼黑读中学时并不快乐,那里的教师以训练军事人员的方法教学生,这对爱因斯坦的性情很不适合,后来他总觉得他不满意这学校的大部分功课,他花在这些功课上的时间是白费。
后来他从家庭医生拿到一张证明他“精神要崩溃”的信件,于是借词离开这学校,不要再领受单调刻板的德国教学法。后来他回忆说:“德国政府过分强调军国主义精神,这与我是格格不入的,甚至当我是一个孩子时候就是如此。我父亲迁居到意大利之后,在我的请求下,他采取措施,使我抛弃了德国国籍,因为我想成为一个瑞士公民。”他从他的数学老师那里得到了一封证明他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已经具备了大学水平的信,就拍拍屁股离开德国。那时他才15岁。
以后的一年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日子之一,他在意大利的米兰和家人团聚,又到瑞士的日内瓦立足,他自由自在学习他所喜欢的科目,靠自学准备大学的入学考试。
这样,在一年后,他想考苏黎世的联邦工艺大学的工程学系。可是却考不上。当时他年纪只有十六岁半,入学年龄是规定十八岁。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教授很欣赏他的解答,劝他再去读中学,弄一张中学文凭。
爱因斯坦于是来到阿劳市的州立中学读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人故事:魏应交的康师傅.doc
- 名人演讲: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Address.doc
- 名人演讲:Mario Cuomo《Tale of Two Cities》.doc
- 名人演讲:克劳伦斯 丹诺 Mercy for Leopold and Loeb.doc
- 名人演讲:尼克松 沉默的大多数 The Great Silent Majority.doc
- 名人演讲:伍德罗 威尔逊关于宣战对国会的演讲(英).doc
- 名人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I Have a Dream(英).doc
- 名人演讲:杜鲁门主义 The Truman Doctrine(英).doc
- 名人演讲:炉边谈话 First Fireside Chat.doc
- 名人演讲:约翰逊We Shall Overcome.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