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挑战中国的“十一五”经济安全
挑战中国的“十一五”经济安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江涌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粗线条勾勒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
美国在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屡创新高,贸易收支严重失衡的危险情形下,为什么还能安享经济的持续繁荣?它凭借的是金融优势。金融作为一国经济核心,已成为与传统海权和陆权同样重要的战略要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丧失殆尽,而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2004年底,美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约为34%,但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为64%,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62%,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为66%.美国资本市场遥遥领先,占全球资本市场市值的比重由1988年的28%提高到2004年的52%,第二、三位的英国、日本分别只有10%与7%的份额。
历史上,美国曾利用“资产冻结”、“石油美元”牵制苏联;施压日元升值、限制日元国际化,遏制快速崛起的日本;破坏汇率机制与钳制欧元,应对欧洲一体化的冲击。
如今,用经贸“敲打中国”正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美国不断以贸易逆差与“操纵汇率”等为借口,制造一轮又一轮摩擦,力压中国超越入世承诺,加大金融业开放,力图使中国落入类似《广场协议》的陷阱。
人民币汇率、贸易增长、海外融投资、战略资源采购……这些与中国相关的经济问题正越来越频繁地被泛政治化,中资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风险增加,成本提高,竞争力受到影响。
由于中国尚缺乏应对国际经贸问题的足够经验,在经贸政策制定与实施时一旦考虑不够周详,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信奉“中国威胁论”者会顺势予以鼓吹,其杞人忧天式的言行给中国带来压力;政治意识形态与文明上的差异使得欧美国家的一些政客动不动就把中国作为其国内问题的“替罪羊”。
走出国门的中资企业即便按照国际惯例运行,也会因经济问题政治化而遭遇到许多市场准入障碍;一些海外并购则困难重重,融资也不断遭受挤压。
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超过警戒线并继续扩大,引发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等主要货币汇率、黄金与期货石油等重要金融商品价格大幅震荡,金融风险持续积聚,而国际至今远没有形成相应的防范协调机制与驾驭能力。国际金融风险也会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途径向中国国内市场传递,对中国相关产业产生冲击。
一段时期以来,在入世过渡期将要结束的情况下,中国金融业改革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是入世承诺的,积极兑现;很多入世没有承诺的,也在开放,而且还在加速推进。一些美国经济学家都对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开放速度感到吃惊。
金融领域如果过于开放,势必会暴露中国金融业的“软肋”,加剧中国金融脆弱性,给虎视眈眈的国际游资提供可乘之机。
全面入世后,中国将更深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并轨加快,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影响国内经济稳定运行的外生变量会越来越多。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要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输入。在国内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都存在高依存度的情形下,国际原材料与中间产品价格上涨,以及中国产品销售市场需求降低,都会愈发影响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起伏,因此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众多制造行业竞争力的降低,美国国内的保护主义、排外思想和孤立主义盛行,欧盟区域内“经济爱国主义”兴起。与此同时,世贸组织体制下多边贸易谈判越发艰难。
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国外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案件高达700多起。全球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中国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而且还有迹象显示,针对中国的反补贴也在增加。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针对中国的贸易与市场保护已经由发达国家蔓延至与“中国制造”相竞争的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调查已占涉及中国此类调查总数的60%.
为了强化垄断优势,持续获取垄断利润,发达国家越来越关注知识产权,甚至视知识产权为“生命线”。
据统计,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为54%,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9%,而美国、日本、芬兰等20多个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其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30%,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高于70%。
中国对外技术的高依存以及发达国家经济对科技的高依赖,使得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转移上的摩擦更加突出。中国被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列入侵害知识产权国家的“黑名单”,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