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意识6nh6lymo.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善意识6nh6lymo

改善意识 * 1.改善意识培养的目的 * 2.改善应具备的观念 2.1 危机意识: 时时抱着疑问的态度,问题何在? 现在看似平静无误的职场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2.2 凡是都有更好的办法: 常提醒自己目前之状况未必最好,一定有更省时 、 省力、省费用的办法。 2.3 有降低成本和顾客至上的观念: 降低成本:减少无谓的费用支出; 顾客至上:全力达成客户QCD的要求 问题意识: 工作遇到阻碍无法克服时,应回到问题的原点考虑: 本项工作真正的目的何在? 使问题明朗化。 * 3 . 工作改善的步骤 工作改善流程图 原因分析 检讨决策 计划 实施 标准维护 明确问题 控讨原因 明确对策目的 拟订方案 决定对策方案 实施计划作成 对策实施 实施效果确认 制订或修订标准 效率评估与标准确认 列举证据 要因分析 改善活动 作业标准拟定 人员配置,生产日程确认 实施报告书作成 问题有无再发生或其它问题 A(Action) (Analysis) P(Planning) D(Do) C(check) * 4.可改善之工作 成本高,工作量大,延续时间长,人数多 技能或熟练成度要求高,工作进度紧急 工作品质较差,浪费大 危险性高,疲劳程度度高 工作环境,作业方法 管理方式,机械设备,事务流程 * 5.工作改善手法: 5.1 防错法(防呆法) 人性的弱点总是在怪罪一件错误的发生,而较少动脑筋去考虑如何设计一些方法来避免错误的发生,人们总是背负着历史的包袱一“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因为许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认为“做错事是正常应该有的现象”,事实上,应将这句话理解为“人不可避免会做错事,但不应该怕改过,有了错误应该彻底检讨,努力改善”。 5.1.1 意义: 狭意:如何设计一个方法,使错误绝不会发生; 广义:如何设计一个方法,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的程度。 * 5.1.2改善方向: 不需要注意力-----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 不需经验直觉-----其它人来做也不会做错; 不需经验直觉-----其它人来做也不会做错; 不需专门知识和高度技能-----不管谁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 出差错; 5.1.3 基本原则: 使作业的动作轻松; 使作业不要高度技能与直觉; 使作业不具危险性; 使作业不依赖感官 * 5.2 动改法(动作改善法) 5.2.1 目的: 研究一种方法,使工作省时、省力、舒适和高效 5.2.2 动作经济原则(22项) 1.有关人体运动的: 1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 2除规定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3双臂的动作应对称、反向并同时而为之; 4尽量以最低等级的动作来完成工作; 5物体的惯性应尽量利用,但需肌力制止时,应将其减至最小; 6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较佳; 7弹道式运动较受限制的运动轻快确实; 8工作尽量可能安排得轻松且有自然节奏; 9眼睛的视点应尽量少变动并接近视点; 减少作业省力之疲劳程度 缩短作业者之操作时间 * 2.有关工作场所: 1工作物料应该放置在固定的场所; 2工具物料和装置必须尽量靠近使用点; 3尽量利用重力输送物料至使用点; 4坠送方法应该尽可能的运用; 5工具物料依使用之最佳顺序排列; 6应有合适的照明,使视觉感到满足舒适; 7工作台及工作的高度应该使工作者坐立均能适宜; 8工作椅之形式及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 3.有关工具设备之设计: 1尽量以工、夹具或脚踏装置替代手的工作; 2尽可能将两种以上的工具合并为一; 3工具与物料必须尽可能预先放在工作位置上; 4当手指分别时(如打字),应依各手指之本能分配其负荷; 5操作悍、手输操控部位之设计,应是操作人员以最少的身体移动即能快速方便的操纵. * 5.3 流程法: 研究探讨涉及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工作点间之流动关系,籍以发掘可资改善的地方. 5.3.1 意义: 将所有之加工、搬运、检查、等待事项根据先后顺序用流程图表予以表示出来,进行研究分析,设法减少各事项的次数,所用时间及移动距离,由此提高作业之效率. 5.3.2 适用范围: 籍著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理想. 5.4.1 意义: 5*5W1H即表示对问题之质疑不要只问1次,要多问几次. ? 针对问题只问一次够吗?当然不!! ? ? ? ? ? 多问几次,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真像!! * 5.4.2 产生创意之思考法则: 相反法则 拼图法则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