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土壤检测】20种有机氯的检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中20 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C/MS 法解决方案 参考标准:HJ 报批稿《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有机氯农药(OCPs)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的一类,具有毒性强、降解难、易富集的特点,且部分OCPs 在低剂量长期暴露的条件下还具有内分泌干扰物的性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有机氯农药曾在一段时间内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农业的增产增收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污染了农 业生态环境,OCPs 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导致其污染环境和危害生物的根源。当土壤中OCPs 残留积累到一 定程度,便会对土壤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OCPs 还可通过挥发、扩散、质流产生转移,污染大气、 地表水和地下水;并可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方法优势 迪马科技技术实验室建立了土壤中20 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1)采用丙酮提取,ProElut Florisil 固相萃取柱净化,GC/MS 检测; 2 )可有效去除土壤中的矿物质,水分和腐殖质等多种杂质,实现优异的净化效果; 3 )具有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除杂效果明显、方法重现性好等优点。 土壤中20 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C/MS 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土壤中 α-六六六、六氯苯、β-六六六、林丹、δ-六六六、七氯、艾氏剂、环氧七氯、α- 氯丹、α-硫丹、γ-氯丹、狄氏剂、p,p-DDE、异狄氏剂、β-硫丹、p,p-DDD、o,p-DDT、硫丹硫酸盐、p,p-DDT 和甲氧-DDT 的检测。 2、标准品配制 单标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各标准品,用丙酮:正己烷=1:1 配制成 1000 μg/mL 的单标标准储备液。 混合标准储备液:分别吸取各单标标准储备液,用丙酮:正己烷=1:1 配制成 10 μg/mL 的混合标准储备液。 3、提取 (1) 取 10 g 样品,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镁(一般样品加4-6 g ),搅拌均匀,加入25 mL 丙酮,振荡 10 min, 6000 rpm 离心2 min ,收集上层清液; (2) 向下层残渣中再加入25 mL 丙酮,按步骤(1)重复提取三次,合并四次上清液; (3) 将上清液在35 ℃水浴下减压蒸至近干,加入3 mL 正己烷溶解,待净化。 北京:400-608-7719 上海:021 天津:400-633-6606 广州:020 成都:028 沈阳:024 石家庄:0311 青岛:0532 济南:0531 重庆:023 4、净化——ProElut Florisil 1000 mg/6 mL (Cat.#: 65006 ) (1)活 化: 向柱中加入9 mL 正己烷,浸泡5 min ,弃去流出液; (2)上 样: 将待净化液加入柱中,弃去流出液; (3)洗 脱: 向柱中加入9 mL 丙酮:正己烷=1:9 ,浸泡5 min ,收集流出液; (4)定 容: 将洗脱液在35 ℃下减压蒸至近干,挥干,用丙酮:正己烷=1:1 定容至1 mL,供GC/MS 分析。 5、色谱条件 色谱柱:DM-5MS, 30 m × 0.32 mm × 0.25 μm (Cat.#8231) 进样口温度:250 ℃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20 ℃,保持2 min ,以12 ℃/min 升温至 180 ℃,保持5 min ,再以7 ℃/min 升温 至240 ℃,保持 1 min,再以1 ℃/min 升温至250 ℃,保持2 min ,再以30 ℃/min 升温至280 ℃,保 持2 min 。 载气:氦气,柱流速:1.17 mL/min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进样量:1.0 μL 离子源温度:230 ℃ 接口温度:280 ℃ 溶剂延迟:9 min 电子轰击电离源(EI):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分组监测见表1 表 1 选择离子监测组表 通道 起始时间(min) 结束时间(min) 选择离子(m/z) 1 9.00 12.00 183,181,109,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