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实践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子实践观

曾子实践观   摘#8195;要:曾子是孔子的主要继承者,一生都在积极传播孔子的思想,在儒家传统文化中上承孔子下启思孟,对后世的儒家思想影响很大。曾子一生谨守儒家的道德原则,并用整个生命去实践、传播儒家思想。本文以《大戴礼记#8226;曾子立事》为基点,围绕曾子的实践观展开,主要从学与行、思与行、言与行的关系来论述其实践观。   关键词:曾子;学与行;思与行;言与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0-0-02      曾子(公元前505~前436),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孔子嫡传弟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之孙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受业于子思。因此,曾子被认为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是孔子至孟子之间的重要桥梁。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其学专以躬行为主,以孝著称,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时刻谨守儒家义理,并将这些化在生活日用之中,用一生去实践这些义理,强调学与行、思与行、言与行合一,即要将生平所学用于实践;思而后行,保证行不盲目;言行一致,行不言之教。曾子实践的就是儒家义理,在他看来儒家义理可以使人进德修业,达到至善。至善是他信仰和追求的最终目的。   曾子的实践,首先在于学与行的合一,在学与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在学中行,在行中学。什么是学?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攻、求、强、去、从事皆为动词,是行的要求。可见,学习本身就是行,就是实践。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至善。学习不是为了学而学,也不是为了追求空的理论,而是为了从中找寻人自身的价值。如果没有实践,没有行,学本身就成了空洞而没有生命的东西。在曾子看来,人的最高目的是至善。人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去除自身不善的东西,跟随义,追寻善,完善道德,追求至善的境界。学与行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学,也才是学真正的态度。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博、习、知、行、让,此乃学的五个境界。要博学于文,时常温习、练习,还要明白所学之义。之后是行,身体力行,将所学应用于生活,放在我们生命之中。最后要能推贤尚善。能做到这五者,并终身守之,即可谓真学矣。可见,曾子所说的学的内涵远比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要丰富得多,也要细致、深刻得多。学的最后是落实到一个让字上, 让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礼的要求,一种内在的品质。可见,学习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习也最终落实到实践上,对于善的实践,或者也可以说是对于仁、礼的实践。学与行(实践)是统一的。   曾子对待学与行的态度,我们可以在他的弟子公明宣与他的对话中窥见其一。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居宫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说(悦)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说(悦)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说(悦)之,学而未能。宣说此三者学而未能,宣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而已。(《说苑#8226;反质》)从曾子与其弟子公明宣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乃是一个学与行合一的过程,真正的知识是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活的精神。知识应该是鲜活的,学习也应该是动感的。缺乏实践,缺乏生命体验不会有真正的知识,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与行的关系呢?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曾子认为:要珍惜时间学习,随时行其所学,不畏难,不苟安,只要是善的,就要跟随。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是否实践善了,并要终身勤勉,努力不懈。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 孱,小貌,不务大。行其所学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因善小而不为,即使是小事也应该全力去做,并且做好。真正的知识往往隐藏在身边的小事中,也正是从小事中见一个人的德性、修养。   在生活中,曾子行其所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要随时行其所学。也就是说,每天、每时每刻都应该实践所学,并将所学的义理融化成生活中的点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二,不畏难、不苟安。不因为困难而放弃,也不因为容易而不做或者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应该诚心去做。其三,不以善小而不为,要微言而笃行。其四,终生不倦怠地行其所学。做一天、两天容易,但要终生如一地坚持并非易事,要有诚心和毅力。学与行贯穿于我们的整个生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曾子就是这样做的,他的一生都在恪守并实践儒家义理,就算在生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