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市值管理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嘉诚市值管理术

李嘉诚市值管理术   在谈论股票价值时,享有“华尔街教父”美誉的格雷厄姆有一句话广为人知:“在短期内,股市是一台投票机——反映了仅有资金要求而不管智力或情绪稳定性的选民登记测试,但在长期内,股市是一台称重机。”   也正因如此,格雷厄姆及其信徒们倡导“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要向公司的所有者们学习。绝大多数企业主也确实堪称价值投资者学习的楷模:他们埋头于公司的价值创造,对公司市值的日常波动则置若罔闻。   但有着“李超人”之称、多年来占据华人首富地位的李嘉诚却显然有异于这绝大多数人。近日,处于撤资舆论风波中的李嘉诚,透过南方报业旗下数家媒体的专访,让人得以一窥他的办公场景——里面放着一台布隆伯格终端机,实时显示自己公司的股价。   这一场景并非是李嘉诚重视市值的唯一证据,事实上,无论从李嘉诚本人深入骨髓的市值管理意识、长实系的并购历程还是其对企业及个人品牌的呵护哪个角度看,李嘉诚的李氏企业发展史都可谓一部市值管理史。   市值意识   李氏企业对市值管理的重视,源于李嘉诚深入骨髓的市值意识和风险意识。   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李嘉诚曾专门花了8000美元,去印了四张AIG股票装裱起来,其中一张就放在他的办公室内。上面用中文写着“以此为鉴,可惕未来。这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AIG。在2007年5月11日每股为72.97美元,总市值1895.76亿美元;2008年9月16日两者分别为1.23美元和167.78亿元美元,市值跌幅逾91%。”   接近李嘉诚的人士说,他是想以此来告诫后辈“风险是怎么回事”。市值的巨大变化中蕴藏风险——李嘉诚早在长江实业上市之日就已悟出。   1972年11月1日,长江实业股票获准挂牌,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升值就超过一倍,这也就意味着,在一天之内,长江实业的市值就实现翻番。   这样的股市表现令长江实业上下一片欢腾,作为领军人物的李嘉诚在当时内心掀起怎样的波澜难以蠡测。不过,其留给外界的印象却是出奇的冷静。   根据相关报章的描述,李嘉诚明白,“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么缩水也就是瞬间之事。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风险会远远大于其他市场”。   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除了受市场环境及情绪的影响,还受制于资本市场特有的“乘数效应”,即业绩的微小变化会通过市盈率倍数在股价上得以放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嘉诚表现出对公司业绩数据的“锱铢必较”。   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是2006年李嘉诚在北京期间的一则轶闻。   彼时,李嘉诚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设宴招待部分长江商学院总裁班学员。这顿饭吃了2万块钱,席毕,李嘉诚自掏腰包买单,并特意强调:“这顿饭是我个人掏钱,不是长江实业或和记黄埔请大家吃饭。”   众人不解:这两者有什么差别?   李嘉诚解释道:“表面上看没什么,我是大股东,兜里有钱。但是从市值角度完全不一样。我个人角度两万就是两万,如果是公司请吃饭,花掉两万块,如果公司市盈率是30倍,一乘就是60万,意味着公司市值有可能损失60万。因为公司利润下降了多少,一放大,公司市值就要损失多少。”   市值控制   小文章要做,大手笔更不可或缺。就市值管理而言,大手笔就是通过不断地并购做大市值、控制更多的市值。纵观李嘉诚企业的扩展史,正是一段攻城略地的企业吞并史。   长江实业上市初期,最为成功的一役就是并购和记黄埔。和记黄埔是当时香港的第二大洋行,因经营不善陷入财政危机。汇丰银行于1975年8月出手解救,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物色有“公司医生”之称的韦理主政,但仍未见起色,这给了李嘉诚乘虚而入的机会。   李嘉诚对和记黄埔觊觎已久,并对形势作了深入的分析:作为银行,汇丰受相关法规限制,不会控制和黄太久,要想接手其所持和黄股份,必须和汇丰搞好关系;经过数次变迁,和记黄埔公众公司的特征显著,不会有家族势力狙击收购;控股结构未理顺,各股东间存在分歧,期待一个强有力的整合者。   基于以上分析,李嘉诚对症下药,终于抓住了汇丰售股的时机,最终以7.1港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有22.4%的9000万股和记黄埔普通股,而且暂时只付全部股价的20%即1.278亿港元。   这也就意味着,李嘉诚用1.278亿港元作订金,便成功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而彼时的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可谓以蛇吞象。   当然,李嘉诚并不只是一个巨大机会的把握者。根据公司治理学者郎咸平的分析,长江实业一直都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而且集团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都比同行业公司要好。正因为如此,当好的投资机会来临时,集团便比潜在竞争对手更有能力去把握机会。   对和记黄埔的收购,至今仍让李嘉诚受益良多。如今,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49.97%股权。截至2010年度,和记黄埔经审核营业额约为港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