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蜂窝菌栽培技术研究
毛蜂窝菌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毛蜂窝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自然资源十分稀有。本文对生长于龙眼树枯枝上的毛蜂窝菌进行了菌株的分离纯化,并通过人工栽培技术首次成功获得了毛蜂窝菌的子实体,为今后开发利用毛蜂窝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毛蜂窝菌;?A栽培;?A菌株;?A分离纯化??
S646.2??A
毛蜂窝菌[Hexagonia apiaria (Pers.) Fr.],又名龙眼梳,隶属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蜂窝菌属(Hexagonia)[1],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区。它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据《中华本草》记载,毛蜂窝菌微苦、涩、微温,具理气止痛、健胃之功效。常生于龙眼、荔枝等阔叶树的树干上,对龙眼、荔枝等树木造成病害,引起木材白色腐朽,是一种木材腐朽菌,因此毛蜂窝菌子实体在龙眼等果树上的生长被果农视为果树即将干枯死亡的前兆。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对毛蜂窝菌进行人工栽培的报道。笔者在广东的龙眼树枯枝上发现了毛蜂窝菌子实体(图1),为了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毛蜂窝菌,随后对其形态特征、菌种的分离纯化及子实体的人工栽培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Σ牧?
1.1.1?σ吧?毛蜂窝菌子实体
2007年4月采于广东的龙眼树种植区。??
1.1.2??供试菌株
从枯死的龙眼树上采得的野生毛蜂窝菌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
1.1.3?δ钢峙嘌?基
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KH2PO4 1 g,MgSO4 0.5 g,维生素B1 10 mg,琼脂20 g,蒸馏水1000 mL,pH自然。??
1.1.4?σ禾逯肿优嘌?基
麸皮3%,葡萄糖3%,蛋白胨0.3%,酵母膏0.1%,KH2PO4 0.1%,MgSO40.05%,pH 5.5~6.5。??
1.1.5?υ耘嗔吓嘌?基
木屑70%,麸皮15%,棉籽壳1%,葡萄糖1%,KH2PO40.1%,MgSO40.1%,pH 6.1~6.8。??
1.2?Ψ椒?
1.2.1?ψ邮堤宓男翁?学观察
在野外拍摄生态环境,测量并记录子实体的大小、形态、颜色、菌孔等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特征,如菌丝系统、锁状联合、孢子等特征。??
1.2.2??菌株的分离纯化
将从野外采回的毛蜂窝菌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后切开,在菌肉层剪取无污染、大小约??0.5 cm × 0.5 cm的组织块置于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5~28 ℃恒温培养5 d后,每天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有杂菌污染的斜面,待斜面长满菌丝后挑取生长旺盛的斜面顶端菌丝进一步纯化,将已纯化的菌株置于4 ℃冰箱保存。??
1.2.3?σ禾寰?种的制备
将斜面菌种接种到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25~28 ℃、160 r/min条件下培养5~7 d。??
1.2.4?υ耘嗔系呐渲?
在配制栽培料时将葡萄糖、KH2PO4、MgSO4溶于水后再与木屑、麸皮、棉籽壳等料拌匀,培养料的含水量约为65%~70%,以用手捏紧培养料时料成团似滴不滴水为好,培养料拌好后装袋。选择13 cm×26 cm规格的聚丙烯菌袋,每袋装湿料约200 g。装袋后稍压紧培养料,并于袋中央打一圆柱形的孔道,有利于培养料在消毒时更为彻底,并且在接种后便于菌种分散并快速生长,盖好盖子,121 ℃灭菌60 min。??
1.2.5??菌袋的菌丝培养
菌袋降至室温后接入液体种,接种量为10%。接种后的菌袋置于25~28 ℃恒温箱中暗培养,每天通风1~2次,每次约30 min,同时观察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有杂菌污染的菌袋。??
1.2.6?ψ邮堤宓呐嘌?
将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期的菌袋打开瓶盖,去除长于袋口处的老菌皮,将菌袋横放于人工气候培养箱内,控制温度在25~26 ℃,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1500 lux,每天光照??9 h,培养50~60 d。同时每天打开箱门通风透气??2次,每次约30 min,每隔5~7 d翻垛一次,上下内外互换位置以保持温度、湿度的一致。??
1.2.7?ψ邮堤宓牟墒?
将已成熟的毛蜂窝菌子实体从基部用剪刀切下或用手轻轻摘下,为不破坏子实体的生物活性物质,最好将子实体自然风干或晒干,也可于50 ℃以下低温烘干、装袋置于阴凉干燥的室内保存。??
1.2.8?Φ诙?茬子实体的培养
采收完子实体后,挖去袋口表面的老菌丝,在温度为25~26 ℃、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的相同条件下培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