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互联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docVIP

(毕业设计论文)互联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 互联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 要] 互联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但与此同时,网络传播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应从加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队伍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体制和手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理念和内容等方面采取对策,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关键词] 互联网络时代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互联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大学生用户占到22.4%。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络时代一个非常庞大的受众群,其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长定型的阶段,在新环境下,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能否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趋利避害,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容忽视的紧迫课题。 一、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的契机 1.网络的开放性,扩展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空间。网络是无国界地域性的,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和网络活动时没有地域范围和国界、国籍的限制。传统的大众传播往往受制于时空限制,而网络的出现则跨越了各种障碍因素,使世界成为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空间往往仅局限于一国统治地域范围之内,而网络的“全球化”特点,使得任何信息以及作为“隐形内核”的意识形态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广泛的全球传播。因此,在网络中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摩擦固然不可避免,但相互借鉴和吸收因素也日趋增加。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全球性”的特点,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增强传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2.网络的互动性,改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网络的互动性,是指不同信息交流主体之间可以就同一主题进行实时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网络的互动性打破了师生间的固定地位,变被动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偏重社会教化而忽略了个人学习自省,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大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而无法主动参与思想交流。而网络的“交互性”,则实现了师生间双向的、互动的交流。老师和同学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教育,彼此之间也不再具有制约关系,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沟通探讨,同学通过操控计算机,浏览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由被动地接受“说教”变为自主地学习领会。 3.网络的多媒体性,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大家深刻感受到在互联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已经不限于一种媒体,可以同时使用数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进行通信。传统媒体受版面、时段和频道的限制,不得不对许多信息、材料忍痛割爱;而网络既没有版面的限制,也无时段的制约。网络中的信息都是以文字、声音、图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的,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变得图文并茂、声影兼备;而其符号也从原来的显性、单一,而变得隐性、多元。内容形式的丰富,往往能够弥补政治教化因其高度的理论性而与大学生认知程度产生的“审美偏差”,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 4.网络的“虚拟性”,提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所谓网络的虚拟性,是指虽然在网络上看似真实存在的物品或人物,但在现实环境中并不存在该物品或角色或在现实环境中并没有与之一一对应的真实物品或人物。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进程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教育、对特定政治符号的规范化接触、大众传统媒介的政治宣传、参加实体化的社会政治组织等等,即必须通过在现实社会的实体化政治互动中去实现。互联网所创造的虚拟政治世界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模塑,使大学生可以超越与社会的距离,在虚拟网络中就可体验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政治技能技巧、政治角色的扮演和对政治内涵,由此带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率的提高。 5.网络的“组织性”,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所谓组织性,是指网络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无分别的整体,而是具有不同需要层次的有差别的群体,他们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自愿组织成为松散、非正式的网络传播亚共同体。由于这些网上群体大多是根据个体自由选择组织而成,彼此之间认同感高,一般都有其约定俗成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向,因此能够“通过推动或迫使成员遵守该群体所公认的态度或行为而使成员社会化”[1]p107。网络的这种“组织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