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匹配回指释义与概念转移篇章回指研究新思路.docVIP

概念匹配回指释义与概念转移篇章回指研究新思路.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念匹配回指释义与概念转移篇章回指研究新思路

概念匹配回指释义与概念转移篇章回指研究新思路   提要:传统的篇章回指研究都是以“向左”为基本取向的,解决的是回指释义以及回指语的确定两大问题。但是这类研究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主要包括:(1)以“向右”作为研究的基本取向,以顺应篇章发展的自然要求;(2)概念匹配应作为回指语与先行语概念连通的基础,对不同类型回指词语的选择或受制于语用蕴含机制或服从于经济原则的要求;(3)回指语的基本功能之一应该是把先行语表达的概念转移到回指语的位置;(4)应该视概念匹配为基础、回指释义为手段、概念转移为终极目的。   关键词:回指;概念传递;匹配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5-0092-5      1 引言      回指(anaphora)一词源自古希腊语,义为referring up(许余龙2004:1)或carrying back(Huang 2000:1),是篇章中通常由右及左的一种指称方式。也许是受到回指概念基本含义的影响,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回指研究都以“向左”为基本取向,也就是说,回指研究的焦点都是以回指语为出发点,利用各种语言及非语言因素的制约作用,探寻回指语或回指项与其真正的先行语或先行项之间的语义关联。   陈平(1986:8)认为,对回指的传统研究要么基于受话人视角,要么基于发话人视角,前者解决回指释义问题(anaphora resolution),后者解决回指产出问题(anaphoraproduction),即回指语的选择问题。回指释义是以“向左”为基本取向的观点应该没有什么异议,而回指产出给人的直觉感受似乎以“向右”为基本取向。但事实上,这种“向右”的感觉只是回指任务完成时的一种表象,其基本的任务过程依然以“向左”为取向。例如,当在话语展开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我们需要选择使用某个回指词语时,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确定在可能的几种选择(如代词、指示词语、有定描述语等)中,哪一类或哪一个回指语能够与前述话语中的先行语建立起适切的衔接关系,这一关键的推演过程显然是“向左”进行的。   然而,篇章通常都是“向右”展开的,无论是衔接手段还是连贯机制,无论是取发话人视角还是取受话人视角,我们都不应该忽视篇章话语(向右)展开中概念的发展机制。如果说传统的回指研究主要解决的是回指关系中语言成分或概念语义的连通问题,并以“向左”为基本研究取向的话,我们则是要回答包含回指关系的篇章话语之所以能够展开,相关语言成分(先行语与回指语)或概念(先行项与回指项)是如何实现衔接与连贯的,这是一种以“向右”为基本取向的研究。      2 匹配:概念连通的基础      匹配是概念连通与传递的基础,换句话说,任何两个概念,只要它们之间能够发生有意义的关联,则一定存在某种共核的成分,这种从两个概念中提取共核成分的过程即是匹配。   扩散激活(spreading activation)理论(Collins&Loftus1975)、框架(frame)理论(Minsky 1975)、脚本(script)理论(SchankAbelson 1977)、图景(scenario)理论(Sanford&Garrod 198I)等为我们理解概念匹配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认知基础。上述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作为触发语(trigger)的某一语言形式,其所激活的概念并非仅是一个与语言形式直接对应的简单的心理表征。而是一系列与该心理表征相关联且具有丰富内涵的心理表征的集合。Nurse(护士)和doctor(医生)通常被认为激活的是完全不同的心理表征,但根据心理语言学中常用的启动(ptiming)实验进行验证时发现,nurse在doctor之后的辨认时间要短于其在bread(面包)之后的辨认时间,原因就在于“医生”的概念能够轻易扩散激活“护士”,从而导致在认知心理层面上实现与“护士”概念的匹配,而“面包”则很难扩散激活“护士”,这样“面包”与“护士”之间概念匹配关系的建立就很困难,认知的难度就会增大,辨认时间自然随之增加。(桂诗春2000:337)   框架理论、脚本理论以及图景理论事实上都是以扩散激活理论为基础。根据框架理论,在某一语言成分激活的认知框架中,包含一系列等待填充的槽位(slots),这些槽位处在半激活状态中,一旦后续话语中出现可与某一槽位相匹配的概念,该槽位就能被适时激活,从而实现概念的连通。所以,表面上看,篇章话语中出现的nlzrse和doctor似乎只是存在职业上的关联,但在认知层面上,却是nuY$e激活的暂时处在半激活状态的DOCTOR这一槽位与随后出现的由doctor激活的“医生”概念发生匹配关系,而匹配即意味着概念的连通。如果说框架理论强调的是所激活实体的静态的分布,脚本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