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汉初年与民休息政策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西汉初年与民休息政策影响

浅析西汉初年与民休息政策影响   摘 要:从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总历程看,文景时代的成就使秦以来的历史由急峻渐而宽和,由阴暗转向光明。那么,汉初的统治方针是受到了什么思想的指导在战后初期社会低迷、经济萧条、百姓恐慌的情况下使得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对“与民休息”的思想进行简要剖析,进而揭示其政策的内容(表现)和影响。   关键词:汉初政治;统治政策;与民休息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253-02   一、“与民休息”政策概述   “无为而治”下的汉初政治,其主要特点就是“顺民之情与之休息。”汉代“无为而治”的典型代表当推曹参。惠帝元年(前194年)曹参为齐相,他在治理齐国的指导思想上就是按照盖公的“黄老术”而进行的。对于其就任齐国宰相的9年,一些史料曾对曹参为相的影响有着这样的记载:“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后来,萧何去世,曹参继任汉相国,也是用在齐国的办法治国,“出入三年”,“天下俱称其美”。以上就是西汉初年的“与民休息”政策的影响   曹参为政的要领就是“休息无为。”所谓“休息无为”包括下列几个内容。   遵循旧制,举事无所变更。曹参为相时,无所建树,一切皆遵循萧何所制之法,不加变更。这是适合刚刚稳定下来的汉初社会情况的。经过长期战乱后,人们需要安定,不希望无休止地变动。所以,曹参无所改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少干预属下事,无扰民。曹参代萧何为相,当他要离开齐国奔赴长安之前,对接任齐相说:“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这是他唯一的嘱咐,意思是说,“不必干涉下属的活动,不要过细苛察”。   择吏以“厚重长者”为标准。曹参对下属官吏不究细过,这也是对秦“专任刑罚”矫枉过正的做法。   这些做法对刚刚“离秦之酷”的百姓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史称“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以曹参为代表的一批统治者,皆是这样“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从而形成了这一时代的政治之风。   二、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具体表现   (一)皇室带头躬休节俭   汉初的几代皇帝和皇室,大多都注意节俭,一反秦代皇室穷奢极欲的奢华作风。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到惠帝以后,在“黄老政治”的影响下,几代皇帝和皇室都比较注意节俭。惠帝、吕后及景帝皆皆无过分铺张之举,形成节俭的风气,尤以文帝为甚。文帝在位23年,史称其“宫室院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他曾计划造一“露台”,令工匠计算,需用百斤,觉得花费太高。所以对臣下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结果作罢。他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纹秀”,以示敦朴。文帝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也要求从简。“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二)“轻徭薄赋”,鼓励农耕   因刘邦称帝后“量吏录,度官用以赋于民”,所以汉初的田赋、租税较秦为轻。这期间,国家规定的田租一般均在“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之间。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还免除过一年的田租。减免田租,主要受益者当然是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但自耕农的负担也相对减轻。封建政府从土地和其他方面取得的收入与后代比起数量少得多。赋税收入“岁不过数十万石”,比起秦代的竭泽而渔式的压榨,更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然,除田租以外,西汉政府还有其他的收入。据现有资料可知,至少当时还有以人口为征收对象的口赋、算赋、军赋、更赋等等。不过,这些赋税在文帝和景帝之时也都有所减、免。如算赋是在高帝四年(前203年)时开始征收的,当时规定,“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至文帝时算赋则由120钱减至40钱。无论如何,比起秦代“头会箕敛”的赋税压榨,汉初是轻得多了。   “轻徭薄赋”还表现在对徭役的征发有一定的节制。如惠帝时修长城征发徭役一般均利用农闲的时间,每年不超过30天,以不误农时。所以,长安城的修建历时6年才完成。文帝时还多次下诏奖励“孝悌、力田”及救济鳏寡“赈贫民”等。这些措施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轻刑慎罚   汉初的法律比较简单,刑罚也比较轻简。刘邦入关中时“约法三章”,建立统一的西汉王朝以后,丞相萧何“作九章律”成为西汉法律的基础。不过,汉初的律令远比秦代的宽简。据记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所以,其礼仪“大抵皆袭秦故”,“少所改变”,而其刑法可能改变较多,许多不“宜于时者”就被汏除了。   在汉初几十年中,统治者还不断地对秦的“苛法”加以汏除,故史称这一时期“约法省禁”。如高帝时,萧何定律令就已“除参夷,连坐之罪”即废除“族刑”和连坐之法。惠帝四年(前191年)又“除挟书律”,也就是废除秦律中“挟书族者”的苛法。高后元年(前187年)“除三族罪妖言令”,“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