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古生物.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古生物

第二次飞跃是早期生物分异即多样性的增加。加拿大Ontario西部苏必利尔湖沿岸的前寒武纪Gunflint组(20亿年)中发现8属12种的微化石。这些生物的存在证实经过10亿年的演化,原核生物已发展到相当繁盛的程度,这可能与后期富氧大气圈的出现有关。 一、蜓(李四光命名)(原生动物门) 1、生活时代 2、生活环境 3. 化石特征 蜓属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因其外形多为纺锤形,故也称之为纺 锤虫,也可见透镜状或球状,大小一般为3厘米左右。 始于早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达于极盛,晚二叠世开始衰落,二叠纪末全部绝灭。 是石炭、二叠纪的重要标准化石。 生活于水深100米左右的热带或亚热带正常浅海环境,营底栖生活。 壳体一般大小如麦粒,最小不到1厘米,最大可达20__30厘米以上。具多房室 包旋壳,见下图。初房—最初的房室。房室—两隔壁之间的空间。隔壁—分割 两隔壁的壳室。前壁—终室前方的壳壁。旋壁——蜓的外壳。轴切面—垂直壳 壁生长方向的切面。旋切面—平行壳壁生长方向的切面。 蜓化石 二、珊瑚纲(腔肠动物门) 1、生活时代 2、生活环境 3.骨骼构造(以单体为例) 珊瑚属腔肠动物门(具中央腔),珊瑚纲。 始于中寒武世,主要为古生代(Pz),部分至今。 海水清澈、缓慢流动的温暖、盐度27 ‰—48 ‰的浅海环境,底栖固着生活, 分单体与群体。 1外部构造外壁—珊瑚个体的外部墙壁。表壁—外壁上的灰质薄膜。萼部—珊瑚虫栖 息的部位。2 内部构造 横板—单体内大致水平的板。隔壁—横板上形成的放射状直 立板状隆起。鳞板、泡膜板—相邻隔壁边缘分泌的大小不一的小板为鳞板,鳞板切穿 隔壁成为泡膜板。3 轴部构造 中轴—隔壁末端膨胀成为中轴。中柱—横板中央隆起 成为中柱。 三、双壳纲(软体动物门) 1、生活时代 2、生活环境 3. 壳体特征与定向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 此可和腕足类区别。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由赤道到 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 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__S纪早期。 D纪淡水型出现, 海生的继续繁盛。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始新世至现代, 为本类的全盛期。 生活领域广泛,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 壳体具有同心纹与放射纹,两壳大小一致,分左右两壳。 四、鹦鹉螺类、菊石类、角石类(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1、生活时代 2、生活环境 3. 壳体特征 两者均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发育最完善的一 纲.全为海生的肉食性动物,善于游泳。 鹦鹉螺化石最早出现于早寒武世,奥陶纪迅速发展并趋与极盛,志留、泥盆纪 开始衰退.今仅有一属___鹦鹉螺。 菊石化石最早出现于泥盆纪初期,中生代趋与极盛,白垩纪末期绝灭。 多生活于浅海区,营底栖爬行或游泳生活,以其他软体动物等为食,活动领域较广。 鹦鹉螺壳体平旋状,体管复杂、缝合线简单,大小几十—十几厘米. 菊石壳体呈 椎状,体管简单、缝合线复杂。 大小几厘米—数米。 图十八、裸菊石化石 图十九、菊石、角石化石 第二节 古生物各论—古无脊椎动物 五、三叶虫(节肢动物门) 1. 生活时代 2. 生活环境 3. 壳体构造 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以绝灭的一个纲,仅在古生代的海洋中 生活,因在横向上分为中间轴叶,两侧的助叶而得名。 寒武纪—二叠纪,ε— 0 最为繁盛,是划分Z纪与ε纪的重要 化石,是ε纪的重要标准化石。 大多生活于浅海海底,以底栖爬行及游泳方式为主,活动领域 较广。 大小一般几厘米,最大几十厘米,在纵向上分为头甲、胸甲和 尾甲,其中头甲和尾甲的形态是划分三叶虫种类的主要依据。 图十四、三叶虫 六、腕足(腕足动物门) 1、生活时代 2、生活环境 3. 化石特征 腕足属腕足动物门,是海洋中较大的种群,约有32000多种,以肉 茎固着海底或以次生胶、 壳刺固着海底, 多群居,与双壳、腹足类 共生. 其主要特征为,具有大小不一的两壳 ,但每一壳均有一对称 面。 主要为晚古生代( Pz2 ) 始于早寒武世,部分至今(约300余种),地 史上有两个极盛期,奥陶纪与泥盆纪. 主要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盐度正常的浅海海底. 两壳分为腹壳与背壳,背壳较小,腹壳较大,常具有同心线与放射线。 图十六、腕足化石 二、笔石纲(半索动物门) 1、生活时代 2、生活环境 3. 化石特征 笔石属脊椎动物门,半索亚纲。因笔石很象铅笔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