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芝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docVIP

樟芝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樟芝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

樟芝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   摘要:研究了珍贵药用菌――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液体发酵适宜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其所需的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结果表明:樟芝菌丝生长的最适无机氮源为酒石酸铵;最适有机氮源为麸皮;最适天然碳源为米粉,且以天然多糖类物质(木薯粉除外)为碳源处理的菌丝产量明显高于单糖、双糖、化学制剂多糖处理,而葡萄糖是仅次于天然多糖类物质的碳源;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氮比为(20~50) ∶ 1;K、P、Mg、S、Na、Ca均为菌丝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微量元素Fe、B、Zn、Mn、Mo、Cu、Co均对樟芝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Fe、B元素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添加维生素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樟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   中图分类号: S18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236-03   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属于多孔菌科、薄孔菌属[1],别称牛樟菇、牛樟芝、樟内菇、红樟菰等,为中国台湾特有的珍贵药用真菌[2]。樟芝仅寄生在台湾特有树种牛樟(Cinnamomum comphora)的树干上[3],具有抗肿瘤、增加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高血压、降血糖、降胆固醇、抑制血小板凝集及保护肝脏等生理功能[4]。目前野生樟芝数量很少,而且尚未能进行其子实体的人工栽培,所以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樟芝的菌丝体是最环保的樟芝获取途径,并且菌丝体的效果接近子实体[5]。刘华等研究了樟芝液体发酵培养条件,采用的培养基配方为40 g/L葡萄糖、6 g/L豆饼粉、1 g/L K2HPO4、100 mg/L 维生素B1,pH值自然,接种量为20%,装液量为100 mL/250 mL三角瓶,转速100 r/min,26 ℃恒温培养6 d后,胞内的三萜产量达 152.5 mg/L[6]。黄大斌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樟芝的菌丝体、子实体、分生孢子,并在琼脂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樟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樟芝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 ℃,木屑培养基的最适含水量为58.5%,最适碳源为2%葡萄糖,最适氮源为0.2%柠檬酸铵[7]。黄志伟等对樟芝菌丝体的固体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杂木屑、麦皮(或稻草粉)为主料的培养基均可培养出生长良好的樟芝菌丝,菌丝生长适宜的PDA 培养基pH 值为4~8,在木屑培养基中添加3%~5%的过磷酸钙可促进菌丝生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菌丝的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但在黑暗条件下菌丝长势较好,分生孢子较多[8]。宋爱荣对樟芝液体培养的碳源、氮源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佳,有机氮比无机氮的利用效果更好,其中以酵母膏最佳[9-10]。陈娟等以樟芝菌丝生物量、三萜、多糖为响应指标,利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樟芝液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结果显示,最有利于提高樟芝菌丝生物量的碳源、氮源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粉,最有利于提高樟芝多糖含量的碳源、氮源为可溶性淀粉、麸皮,而最有利于提高樟芝三萜含量的碳源为麦芽糖[11]。凌庆枝等研究表明,樟芝对不同无机盐离子需求不同,对钾盐需求量大,对钠盐、铁盐、镁盐、铜盐需求量少[12]。本研究探讨了适宜樟芝液体发酵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其所需的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等,以期为深入研究樟芝的液体发酵工程技术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樟芝菌株Ac-A,由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提供。   1.1.2 供试培养基配方   1.1.2.1 研究不同氮源对樟芝菌丝生长影响的培养基配方 基础培养基配方:3%葡萄糖、0.1% KH2PO4、0.05% MgSO4?7H2O、5 mg/L 维生素B1,pH值自然。添加的无机氮种类为硫酸铵、氯化铵、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有机氮种类为蛋白胨、大豆粉、麸皮、玉米粉。氮源添加量为0.032 g N/100 mL无机氮、0.2%蛋白胨、5%天然有机氮。   1.1.2.2 研究不同碳源对樟芝菌丝生长影响的培养基配方 基础培养基配方:0.032%(以氮含量计算)酒石酸铵、0.1% KH2PO4、0.05% MgSO4?7H2O、5 mg/L维生素B1、pH值自然。添加的碳源种类为葡萄糖、果糖、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玉米粉、面粉、米粉、甘薯粉、木薯粉。碳源添加量为2%。   1.1.2.3 研究不同碳氮比对樟芝菌丝生长影响的培养基配方 基础培养基配方:2%葡萄糖、0.1% KH2PO4、0.05% MgSO4?7H2O、5 mg/L 维生素B1,pH值自然。分别在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