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米芾米氏云山在传统山水画中艺术表现.docVIP

浅析米芾米氏云山在传统山水画中艺术表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米芾米氏云山在传统山水画中艺术表现

浅析米芾米氏云山在传统山水画中艺术表现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字元章,至元佑六年(1091)开始用芾名。世居太原,迁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而卒,故《宋史》本传称吴人,徽宗时为书画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   米芾一生作画不多。宋人邓椿亦云:“公(米芾)字札流传四方,独于丹青,成为罕见。”如今其画作已佚失很久。浅析米芾在传统山水画之表现,其成就主要还是在山水画上独创的“米氏云山”。他不喜欢作危峰峻岭的北方山水,却情有独钟地作江南的山山水水。虽然他的画作现在已经看不到,但我们可以从其子米友仁的传世作品中领略到“米氏云山”独特的神韵。“米氏云山”的画法是用大小错落的横点点饰出山的形状,上密下疏,上浓下淡,点与点之间自然随意地留出空隙,笔笔可见,云气以淡墨空勾并渲染,树枝多用浓墨简洁勾出,以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以淡墨卧笔横扫,此画法乃米芾前无古人的独创。连《宋史》也称“米芾在艺术上独具慧眼,有着超凡的感悟力。”米芾在山水画上之所以能自出机枢,一方面得力于其丰富的收藏,因而眼界甚高,下笔不凡;另一方面,其酷爱自然,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寄情山水。米芾山水画之中“山水”,影响最大的是镇江的山山水水。其中早年定居镇江,海岳庵就在北固山甘露寺下,北固山陡入江中,三面临水,金山、焦山遥相互映,向南远眺,则“云气涨漫,冈岭出没,林树隐现”,俨然一幅天然图画,故而产生了米老画笔下的《海岳庵图》和《金山图》,描绘出了动人的图画,也体现了米芾的绘画功力和对镇江山水的热爱之情。   一、“米氏云山”的艺术渊源   早在北宋中期之前,当朝文人从事绘画创作的极少,尤其是对山水画的创作,主要是在野文人和职业画工的活动领域。然而,北宋中后期以后,伴随着文人画潮流的涌起,庙堂上的从事绘画创作的官僚文人日益增多,而且成就出众,例如:李公麟画道释人物,文同和苏轼画枯木竹石,而山水画则以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云山”影响最为深远。   米芾、米友仁父子(又称“二米”)在继承五代时期董源、巨然江南山水画派的基础上,结合对大自然的观察、感受,创造出“米氏云山”。当人们在观赏米氏作品时,云雾弥漫的画面上点缀着树林和山泉,景物就好像在蒸汽中漂浮流动,那变化无穷的韵味,都是作者利用水墨渗化的多变功能在墨色湿润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如梦如雾的感觉,那静静的群山、幽幽的小径、沉沉的树林,显得那样的静谧,让人能感受到画家在以率真的情意诉说着对自然美的赞扬,在用自在的笔墨书写着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书卷雅逸之气跃然纸上,在画家的心灵中似乎永远保持着超然绝谷的态度。   据米芾的《画史》自述:“……以山水古今相师,少有出路尘格,因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己。知音求者,只作三尺横挂……更不作大图,无一笔李成、关同俗气。”这句话是说米芾更喜欢用写意的手法直抒胸臆,信笔而作,认为那些工整精细的作品是俗气的,而且他不创作大幅的作品,可惜米芾的画迹荡然无存,幸好他的儿子米友仁的真迹还在,从中还可以看到“米氏云山”的庐山真面目。   单从“米氏云山”的艺术表现来看,还要从其历史演变的过程来论述,在美术史上,每一个流派的出现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根源的,要想了解米氏云山,就必须就需了解米芾在美学观念和艺术实践方面的渊源。   “米氏云山”表现上重在用意韵、用墨来象征人品的艺术品格,主张山水画作画应作“适兴之具”,书写“胸中盘郁”,要把绘画作为书写心绪的寄寓快乐方式,通过水墨写意的手法来宣泄情感,直抒情怀,作品中更多地体现画家的自我感受。   “二米”用水墨写意点染的方法,发展了墨的用法,“米氏云山”中的那些水墨点染的格局,最成功的是简化了物象,却深化了对意境的表达,他们注重在宣扬心灵感受上下功夫,而不仅仅是对景物表象的刻画,显示了中国绘画史上美学思想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画史上笔墨技法的新创新。   1、师古人   从“二米”艺术实践的背景看,其艺术创造的基点就是向古人学习和向自然学习。米芾赞扬五代时期董源作品“平淡天真多”“不装巧取、皆得天真”、“意趣高古”、“率多真意”;称赞巨然的画由“平淡趣高”的画格,从中可以看出米芾在审美理想追求再到发展自我个性方面,找到了艺术上溯的源头。我们现在欣赏“米氏云山”,特别是用墨渲染,“为云为烟,再有无之间”,以水墨的横点来描写烟峦云树,多是取法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最可贵的是不拘泥古人画理画法,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进行开拓,逐步形成的自我风格。另外,米氏父子充分汲取了董源、巨然“淡墨轻岚”的艺术韵致,在于意似、心象,趋向于“点滴烟云、草草而成”,在笔墨表现上显示出“由实转虚”,有严谨刻画转向疏松、灵动的简率意向,这个大突破源于前贤的创造,当然也同样启迪了后人。   2、师造化   在米派作品中,“米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