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北宋晏殊词中的儒士品格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文人宰相。清人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的例言中称:“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但由于文献资料大量遗失,现存有关晏殊的文章只有《全宋文》中的寥寥数篇。所以,从古至今,历史学者对晏殊的研究大都基于他的词集《珠玉词》。对于《珠玉词》的评价,绝大多数辑评认为晏殊词“风流蕴藉”“珠圆玉润”。但也有人对晏殊的词持有贬义,认为其词过于浮艳,元人王博文就在《天籁集序》中评价晏殊等人的词作“哇淫靡曼之声胜”,认为晏殊一生在政治仕途上春风得意、一路畅通,一生健康长寿、家世显达,其创作的词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歌宴祝酒一类的题材,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价值。但是,笔者认为《珠玉词》中的作品在富贵、清丽的意象下,除了表现相思怨别、感慨时光易逝等情感之外,更有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精气神贯穿于词作之中,使得晏殊之词别具一格,颇耐人寻味。 一、关于晏殊词研究的不同观点
历史上,学者对晏殊词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胡云翼、宛敏灏等人是近代最早一批对晏殊词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以上二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晏殊词的艺术价值,但仍认为晏殊词主题多是无病呻吟和歌谀君主。其次,1980年,叶嘉莹提出晏殊“圆融平静的风格与他富贵显达的身世,是他作为一位理性诗人的同株异干的两种成就。”谢桃坊在《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中,认为晏殊的词在艺术形式上具有收敛浓缩的特点,通过清雅别致的语言,间接地歌颂了北宋的太平盛世,表现了优美高尚的情操和对现实人生的眷恋。
近年来,宋华、钱鸿瑛、郭艳华、胡遂、尹文芳等人分别就晏殊词中所体现的“及时行乐”“借酒浇愁”“臣妾心态”“富贵气象”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一时期,有关晏殊词研究的文章角度丰富多样,观点也更加新颖。诚然,民族兴亡、百姓疾苦的确是文学创作里非常重要的主题,但这并不能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在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学者力求通过研究作家作品的个性特征,发掘作品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以达到还原历史和再现当时社会精神实质的目的。本文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晏殊生平经历的分析,在深入了解晏殊词的创作背景下,还原了晏殊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儒士品格。 二、晏殊的经历对于形成作品中儒士品格的影响
晏殊十四岁以神童之名参加考试,获得真宗认可,赐进士出身。由于年龄尚少,真宗任命他为秘书省正字,让其在秘阁中学习皇家珍藏书籍。馆阁之中,经书浩瀚,严谨的典章制度一方面培养了晏殊立于官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晏殊积累了学识,为《珠玉词》温文尔雅的艺术风格形成奠定了基础。晏殊宦海沉浮的五十年,正是北宋社会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清明的和平时期,这种环境下的晏殊不可能担当征战沙场或者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在评判其词作时不应该将之与生活在动荡时期忧国忧民的词人做对比。
纵观晏殊的一生,也并非一路顺风。他一共经历过三次贬官,第一次因为进谏阻碍张耆升任枢密使而忤逆太后,又因打折侍从门牙被弹劾贬官;第二次贬官是因为李宸妃之事触怒了龙颜;第三次又因孙甫、蔡襄而贬官。虽三次贬谪都不是致命的政治错误,但作为经历两朝的重臣,前后十六年的贬谪经历对晏殊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磨难。同时在晏殊一生中还经历过多次丧亲之痛:自1013年至1016年,在短短三年内,他就经历了四位亲人先后离世的痛苦,到了中年,又遭遇了丧妻、丧子、丧兄的不幸之事。面对如此生死别离之痛,在政治场中如履薄冰,若再说“太平宰相”绝无忧恨悲苦或说“无病呻吟”,着实是一种浅薄之见。晏殊词中无激烈之言,是因其个人生活境遇相对平和,而其所处社会环境又较为和谐。但细细品味晏殊词,其字里行间除表现出的温润秀吉的气质之外,亦能感受到晏殊个人从内心所生发出的深度思索。无论是宴会祝寿之词、及时行乐之词,亦或是慨叹时光易逝之词都带着浓重的儒士风格。正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切情感的抒发皆理性而含蓄,不论悲欢离合都显得协调中和、分寸感极强,无处不体现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影响,可以称得上为中庸而豁达的儒士品格。 三、晏殊词的艺术特色及表现出的儒士品格
翻检晏殊的138首词作,其中寿词总共有29首,在北宋诸家词中数量是最多的,这与晏殊政治家的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晏殊作为朝臣,免不了要与皇亲国戚或同僚朋友往来应酬。寿词难写,难免会落入俗套。宋人张炎在《词源》中就认为:“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巧妄;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当总三者而为之,无俗忌之辞,不失其寿可也。松椿龟鹤,有所不免,却要融化字面,?Z意新奇。”但晏殊的寿词,清新自然,既表现出对寿主的恭敬与祝福,又不浮夸,恰到好处。如《喜迁莺?歌敛黛》
文档评论(0)